秋高气爽,在腰店镇云福原生态青蛙养殖有限公司,放眼望去,稻田连成一片,在白色网纱的遮盖下,蛙声一片。
在稻田里,记者看到几个黝黑的汉子,手提塑料桶穿梭田间,正给青蛙投放食物,密密麻麻的青蛙,悠闲地享受着美食,稍有惊扰,小家伙们就会“扑通扑通”纷纷跳入水中。
“我几乎天天都来,每天能挣70元钱,活又不重,只是给青蛙喂喂饲料,做做防疫。岁数大了,外出务工不现实,在家还能当个‘上班族’,心情比以前好多了。”四龙村67岁的脱贫户李保贵,谈起如今的工作,满脸笑容。
“因为看好养殖青蛙的市场前景,所以有了发展青蛙养殖的想法,希望能够带着大家一起致富,现在来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就有25户,在务工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养蛙技术,我就鼓励大家如果条件允许,就自己养殖青蛙,形成我们村独有的特色产业。”云福原生态青蛙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光兴致勃勃地说。
从2018年12月开始,青蛙养殖基地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管理机制,从蛙卵孵化,到每个阶段疫情的提前防治,再到成蛙的销售,青蛙养殖逐渐步入正轨。
在李光兴的引领下,村里不少村民进入养蛙队伍,并收到效益,李全堂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去年也流转了20亩坑塘养殖青蛙,前一段刚出售了一批,卖了3万元,有人定期过来回收,我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下一批也已经预定出去了。”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腰店镇探索到脱贫的“密钥”不止特色养殖,该镇还有广赟食品有限公司、香净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吉仕达服帽厂、特优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带贫产业,这些产业为腰店镇开出了“脱贫良方”,产业扶贫文章在这里做得有声有色。
这两年,腰店镇草寺村脱贫户李小刚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了,村里人提起他,都说他比以前精神多了。
“我在后厨工作,一个月能挣2千多元,公司还管吃管住,现在我家已经顺利脱贫了。”一大早,李小刚像往常一样,到该村的香净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上班。
和李小刚一样,在该公司上班的工人有120余人,其中有3名贫困户在此常年务工,还有部分贫困户只要有闲暇时间,也可以随时来公司帮工。
在该公司的办公室,该村贫困户姜春敏告诉记者:“我原来在镇上打零工,跟着建筑队在工地上干零活,每个月收入还算稳定,现在香净公司每次进货,就会优先喊我们贫困户过来卸车,一车给200元,一个月下来,也增加了不少收入。”
贫困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脱贫攻坚关键在增收,关键在发展产业。据该镇党委书记李宗万介绍,近年来,腰店镇结合扶贫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在产业谋划上下功夫,引导动员大、中、小企业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参与产业扶贫,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赟食品有限公司位于该镇草寺村,今年续建了二期厂房、车间和生产线等,吸纳周边劳动力160人,带动贫困户13人就业,月工资2600-4200元;春风熙雨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该镇赵楼村,提供就业岗位100个,带动农户200户增收,目前100亩土地已流转完毕,正在建设大棚和车间;特优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该镇燕店村,提供就业岗位150个,带动贫困户就业5人,月工资4000-5000元……该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创新扶贫带贫模式,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逐步实现由“输血”扶贫,向多元化“造血”扶贫的转变。
在该镇燕店村吉仕达服帽厂,肢体残疾的赵玉玲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她已经靠着自己的努力,把生活过得越过越好。
“熟练工每月收入为3000元至3500元,我们这里有两名残疾人,但是他们干活效率并不低,我们也会在生活方面给她们提供帮助。”该厂负责人曾小平说。据了解,该厂还采取“公司+农户”等形式,免费为贫困家庭提供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加工产品并负责回收,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的难题,让更多留守人员和贫困人员安心打工挣钱。
“我岁数大了,考虑腿脚不便,厂里把产品送到家里,我就在家也能加工订单产品。”该村贫困户马常兰感慨地说。
产业扶贫犹如星火燎原,改变了昔日的穷乡僻壤,为村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收入,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各个特色产业中,这些产业实实在在托起了群众的“致富梦”,也让腰店镇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步伐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