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在穰东镇,87岁的退休职工陈大志,30年来默默在镇区一铁路桥涵下义务清除路障。从他自觉担负起涵洞下这段路面的义务维护任务至今,30年过去了,这条路如今仍平坦、结实,每日自行车、摩托车、农用车、小型客车来往穿梭着、忙碌着。
说起义务修路,还得从铁路桥涵说起。陈大志义务清障处,自古以来就是镇平县和新野县两县互通经过穰东镇的交通要道,终日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别有一番热闹景象。1977年秋,横穿穰东境内的焦(焦作)枝(枝城)铁路线建成通车,将该路拦腰截断,相交处建起了一孔桥涵。这个不能过往大型车辆的桥涵建成后,行人和小型车辆通过时还算平安无事,但遇到雨雪天气,近
每天陈大志总是早早起床,先把路上的砖块、石头捡净,再用大扫帚扫一遍。为了防止桥下积水,他还在路两边挖了两条引水沟。雨雪天气过后,他总是及时带着工具,清积水除雪。除了每天必做的早晚两次清扫外,闲来无事,陈大志总是在这条路附近转悠,随手拔掉长在路上的野草,捡起地上的石子砖块。10年前的一个雪天过后,77岁的陈大志在涵洞下扫雪时不小心摔倒,左臂骨折。家里人劝他好好歇歇,他却急着说:“这路两天不扫就走不成,我不干怎么行。”胳膊稍微能动后,他又扛着扫帚“上岗”了。
30年来,陈大志用坏了近百把扫帚和几十把铁锹,他从来未向集体要过一分钱的补偿,全部是自己掏的腰包。在陈大志这个义务清障工的辛勤努力下,该路段30年来畅通无阻。
30年来,因他的原单位效益不好,陈大志退休后没有领过一分钱退休金,而他又是非农业户口,村里无法给他分耕地,吃、穿、用全靠他的子女们供应。陈大志笑着告诉记者:“儿子媳妇们对我很好,儿媳妇隔三差五就给我钱,缺啥让我上街买,修路用的工具也全是儿媳妇给钱买的。”
5月26日,记者与他分别时,老人朗朗地笑着告诉记者:“我的身子骨还结实着哩,再干十年八年不成问题!总之,铁路桥下行路难问题一天不解决,我是一天也不会歇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