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前不久,市豫剧团排演的《范仲淹》,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连演两场,轰动整个京城;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及一些社会名流看完后给予高度评价。
也就在豫剧《范仲淹》唱响京城之际,远在千里之外的市区一隅,一座简陋的小屋内,一位瘦削的年轻人却正在紧张地伏案劳作,辛勤笔耕。他,便是《范仲淹》的主笔编剧刘洪涛。
今年38岁的刘洪涛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里。小时候,母亲酷爱看戏,往往为了看到一部好戏而跑上七八里路;童年时期的刘洪涛就时常拉着母亲的衣襟,跟随在戏班子的后面走村串乡,沉浸在乡间戏剧那凄婉的故事和优美的唱腔里。
1986年,刘洪涛考上了市艺术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市越调剧团从事编导工作,月工资只有45元。生活的艰辛,人生的磨难,丝毫没有影响刘洪涛对戏剧创作的痴迷,剧团每次下乡演出,他都要往道具箱里塞进几本中外文学名著及戏剧创作理论方面的书,一有时间,就如饥似渴地阅读,为此,他获得了一个绰号:“书箱子。”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刘洪涛所在的越调剧团支撑不下去了,迫于生计,他开办了一家专门搞工艺美术制作的门店,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一年冬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为了创作一部农村题材的现代戏,刘洪涛步行一百多公里,到邻县的一个小镇上体验生活。由于身上没钱,他一连三天每天只吃一顿饭;当地的一个文学爱好者见此情景,从家里扛来一麻袋红薯,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就天天煮红薯吃,一直吃了12天。
2003年是刘洪涛戏剧创作取得大丰收的一年。这年3月份,他尝试创作的小型曲《摔碗》,夺得了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大奖。刘洪涛在邓州出了名,但生活依旧困窘,他的工艺美术制作门店早已关门歇业,一家人就靠一些剧团求索剧本时留下的稿费为生。2005年,刘洪涛创作的剧本《曹操扶汉》获得国家级大奖,由于没有路费,他决定放弃领奖机会;后来,在市里一些文学爱好者的资助下,他才踏上了赴京领奖的路。不久,他在创作豫剧《范仲淹》期间,妻子由于经济压力过大,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正上小学的儿子只好由他照顾,每天只有爱人孩子睡熟后,他才有时间拖着疲惫的身子,伏在灯下创作攻读。
前不久,刘洪涛凭借自己的才识,被市区一家技校聘请为代课教师,每月800来元的报酬。刘洪涛很满足。同时,他谢绝了一些外地剧团的高价聘请,他说,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我创作的源泉,离开这里,我便没有了养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