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

2005-02-02 10:31:42 作者:许光选 来源:
分享到:

    农历腊月二十三上午下班途中,在城市工作的我巧遇老家近门三爷,今年60岁左右的他却熟练地开着小手扶车,一见面,我见他跳下车便问:“三爷,赶年集?”他乐滋滋地说:“这些年光,不愁吃,不愁穿,春节到了,买两件家用电器,换掉旧的,过新年不也很有意思吗?”他说着,眼睛笑得眯成逢儿。
    三爷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我的老家是豫西南邓州一个不算偏僻的村庄。记得孩儿时期,也就是70年代初,当时还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年景,每逢过年乡亲们认为是最大的盛事,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备年货,买门神、买菜、买油……有这样的民谣:“二十三小年节,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整院子,二十六去赶集,二十七磨豆腐,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馍馍,三十捏鼻(包饺子),初一供祭……”此时,我问站着的三爷,老家现在还这样按民谣过年吗?他笑笑说,不按了,啥时间都可以发面蒸馍、包饺子,咱家乡的日子天天似过年。
    接着,我与三爷谈过年杀猪割肉的事。记得小时,逢年过年,村里会杀猪的人总要买一头猪杀杀,在自家门前卖。我喜欢看卖肉,记得有一次,看了半天,买肉的人家竟没有一家超过10斤的。俺父亲总舍不得花钱(因无钱),一家七口人,一个春节下来只能买5―6斤肉,来客了才能割点做做吃,没客的话,用一点肉兑些萝卜做馅,吃两顿饺子也就是过年最佳的饭了。那时,春节要蒸些白面馍待客,还要蒸些红薯面馍自己吃,红暮面馍放段时间吃着又硬又难吃,吃后常常胃作酸。说到这儿,三爷呵呵大笑起来,“现在胃酸在农村没有了,吃的全是白面,哪有红薯面呢?想吃肉了割一点,还买牛奶当茶喝呢!”
我看着三爷刚买的彩电、洗衣机,他解释说:“咱老百姓的日子可不害,平时好的吃个够,过年了添两样机子,现在农村人也机械化了:面条用的轧面机、衣服脏了用洗衣机、晚上看的电视机、耕地用的拖拉机……”
    笑了,他也笑了。我望望驾着小手扶远去的三爷,仿佛看到了中国的明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