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农民能够尽快摆脱贫穷,走上富裕道路,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说这话的人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冀洪策。28年来,他凭着对“三农”深厚的感情,扎根基层,情系农民,先后30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南阳市和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先进个人,还是河南省第三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农民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冀专家”。
送科技下乡助农脱贫
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家都知道冀洪策有一个外号叫“拼命三郎”。多年来,他深知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重在持之以恒,贵在做实做细。因此,不管走到哪里,他就把科技传播到哪里。田间地头、家庭院落,都有他培训的身影。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四季送科技规划图”,从春种、夏管到秋收、冬播,都列出详细的科技服务内容,农民夸赞这是“四季送宝图”。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他把单位的34名科技人员组织起来,分派到全市农村最需要的地方,要求每人至少指导3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每个经营主体帮扶10户以上贫困户。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有40余家农业合作社初见成效。
同时,为了引导农村贫困家庭消除“等、靠、要”思想,彻底从守土乐贫和悲观泄气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冀洪策每年都要组织团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累计培训服务群众达1万多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0余万份,与许多种粮大户和中小型企业结对帮扶,传播科技知识。
去年9月,我市举办专题科技培训班,107个贫困村的365位创业致富带头人参加,冀洪策为他们做了专题辅导。他结合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企业与创新、企业与文化、企业与技术支撑等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地讲解,提高他们致富的本领。
解难题促农增收致富
种植大户王岩峰在都司镇承包了1079亩土地,依靠优越的水利条件,做稻虾混合种养、莲鱼种养。2017年夏季,王岩峰的莲池遭遇莲藕腐败病侵袭,致使莲叶大面积发黄,如果不及时治疗,蔓延起来,莲菜可能绝收。冀洪策知道后,立即赶过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查找病因。他一连二十多天吃住在田间,十几次卷起裤腿下水,抓出泥土,闻气味、看颜色,最终找到原因。经过对症下药,科学管理,当年莲菜喜获丰收,每亩产量达到4000多斤,比过去的2000多斤翻了一番。
2018年7月,王岩峰养的泥鳅出现烂腮病症,急得他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向在外地开会的冀洪策求助。会议正好结束,冀洪策一刻也没有耽误,立即驱车返回,火速赶往都司镇。当时,正值三伏季节,烈日当空,热浪灼人,冀洪策顶着烈日,满身是汗,来到鱼池查找病因。找到病因后,他马上安排救治,为王岩峰的合作社挽回了一大笔经济损失。
在冀洪策的指导下,王岩峰的合作社顺利通过国家“三品一标”的有机农产品认证,注册了“丹江盛世玉莲”商标,成为当地的龙头农业企业。受王岩峰的影响,周围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大面积发展稻虾混合种养和莲鱼种养,目前规模已达到5000多亩,从业人员上千人,带动100多户贫困家庭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结对子培育种粮大户
腰店镇村民孙耀志承包土地近千亩,因为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到位,耕种粗放,导致粮食产量低下,辛苦一年到头来落个两手空空。冀洪策听说他的情况后,多次登门向他传授技术,作他的“科技顾问”。在冀洪策的指导下,孙耀志认真学技术,实施科学选种、耕作、施肥、防虫和管理,粮食产量年年递增,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近年来,冀洪策不断加强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与服务,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他亲自指导龙堰乡益收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业高效种植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协助带领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指导都司镇三友雪莲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莲鱼混养,带动120户贫困户走向脱贫致富之路;引导高集镇长肖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高效种植,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大棚种植,发展蔬菜种植千余亩,使周边120户贫困户年收入不低于2.5万元。
目前,冀洪策的团队已与200多家种田大户结成对子,与近百家中小企业横向联合,为他们提供科技服务上千次,解决技术难题上百项,增加种植户和企业经济收入700多万元,逐步夯实产业扶贫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