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扶贫注入源头活水——记市扶贫办驻林扒镇张仙营村第一书记武小宝

2019-12-23 10:48:43 作者: 林海燕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12月19日,走进林扒镇张仙营村,条条村道干净整洁,户户庭院绿意盎然,乡村处处皆是风景。

“贫困户张兴年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一个人在家照顾三个孩子上学挺不容易的,他家房顶有点漏雨,我刚才去帮他收拾一下。”记者刚走进村庄,便遇到了刚刚从贫困户家中出来的驻村第一书记武小宝。

今年36岁的武小宝是市扶贫办工作人员,2017年11月到张仙营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的张仙营村虽然在2016年已退出贫困村之列,但薄弱的两委班子力量、结构单一的种植模式,还是让武小宝发了愁。如何在未来的工作中做一名称职的第一书记?如何保证未脱贫户实现脱贫、已脱贫户稳定增收不返贫呢?张仙营村的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呢?这一个个问题,都像大山一样摆在武小宝面前。

“刚入村时,我发现村支两委对今后村庄该如何发展一片迷茫,而我又初来乍到,对村情村况都不了解,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对症下药’。”谈起初次进村的感受,武小宝说,“但也就是从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面对新的挑战,要勇往直前,经受考验。”

此后两个月,武小宝或是在村干部陪同下进村入户了解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或是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扩大会,摸清村情概况和发展思路;或是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基本需求。他的足迹踏遍了张仙营村的每一个角落,连他自己也记不清究竟流了多少汗水、加了多少次夜班、吃了多少桶泡面。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正是由于缺少产业发展带动使整个村庄缺乏脱贫致富的‘引擎’。只有大力发展产业,才能成为本村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谈及发展产业的初衷,武小宝说。

经过深入调研走访,村里的150亩林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我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张宗献一拍即合,发展林下经济——种南瓜。”武小宝介绍说。村里与张宗献签订林地租赁合同,五年内免收租金。但他必须使用贫困家庭劳动力,由他们负责日常栽种、除草、施肥、浇水、采摘等工作,确保每天可以收入50元—80元不等,并且必须按天足额发放工资。

“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如今,咱也可以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这可都得感谢咱们的第一书记呢。”在林地打工的贫困户陆文定笑着说。

“发展产业是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只有以产业促进就业,才能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持续稳定创收。”武小宝说。

围绕这一脱贫思路,武小宝倾力实施产业扶贫,把“输血”与“造血”深度融合。他了解到致富带头人张宗耀有艾草加工的想法后,便动员他到艾草加工点考察,为他协调艾草资源,建成占地面积150平方的艾草带贫点,带动祝玉华等5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年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又在帮扶人和驻村队员的配合之下,招商引资,建设标准化带贫车间一座,生产马靴、皮鞋等鞋类制品,吸纳贫困劳动力30人左右,实现劳动力不出村就能就业。

产业发展了,群众的收入增加了,满意度和幸福感也上升了。但在武小宝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脱贫应该是物质和精神双脱贫,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文明方面也应该寻求突破,让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武小宝说。

为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志气,武小宝和驻村工作队员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将有劳动力的11个贫困家庭有劳动力人员纳入“公益岗”。同时,结合“五好家庭”“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等评比活动,在张仙营村开展“爱心超市”积分评比活动,对所有贫困户政策知晓度、户容户貌打分,积分可在爱心超市折合相应资金进行消费。虽然每次评定的积分不多,但是极大激发了贫困户争当先进的热情。

“我参加村里组织的政策宣传活动,获得了一些积分,加上我之前卫生评分得到的10分,现在可以兑换一大壶菜籽油了,以后我会多参加活动来继续获得积分。”贫困户邹道成开心地说。

现如今,张仙营村里没了闲人,水清树绿道路干净,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用村民张小占的话来说,便是“武书记让村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什么最丢人——因懒致贫最丢人。”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元青说:“武书记自从来到张仙营村之后,就把脚扎进了这块土地里,几年来,新修水泥路2.3公里,两处共4000平方米的广场上戏台、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小学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完成,带贫车间增加了贫困户和村集体收入,全村贫困户从42户106人减少到现在的5户13人。”

“因为驻村,我自己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也深切体会到了农民渴望发展的强烈愿望。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干好,为张仙营村的发展尽我的绵薄之力,争取将张仙营村建设成为一个美丽、富裕、和谐的新农村。”武小宝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