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徜徉于花洲街道的大街小巷,红袖章、红马甲忙碌的身影,为整座城市增添了不少色彩;小铲、扫帚、大型机械奏响了该街道“创卫”工作的交响曲。
精细管理显成效
“经过努力,各社区又有了新的进展,今晚的点评会,请大家准时参加。”每天晚上,花洲街道工作群里的开会通知总会如约而至。
省级卫生城市迎查复审活动伊始,花洲立即成立5个督查小组,对全社区卫生整治情况进行拉网式全面督查,制定花洲街道创卫复审和病媒生物防制督查表,深入社区每个路段逐项对照创建标准,采取“分片多点”的形式在辖区全方位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重点解决“老大难”问题,坚持发现一处、解决一处,长效管控一处。
创建卫生城市,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更是脚踏实地的民心工程。近年来,花洲街道在老旧小区治理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文明小区创建,重点对老旧小区、旱厕、破损路面、沟渠进行治理提升,完善垃圾收运设施,美化亮化楼群院落。
“老旧社区下水道盖板、下水道疏通、污水管道整治、堆放物、建筑垃圾……是我们检查的重点,每到一处,我们拿处督查表进行详细对照、打分。”该街道“创卫”专班督查组第一组组长燕永振介绍,“排名连续三天落后的社区不仅让其负责人在会上做情况说明,而且取消年底评优评先资格。”
志愿服务暖人心
“‘创卫’可是好事,咱双手支持。别看我年纪大,干起活可一点都不马虎。”家住小东关社区的市民马行云,每天都认真打扫居住院落的卫生。尽管她年近七旬,却仍然步履稳健,听说我市正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后,她便积极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清扫街道的卫生。
全民参与创建,才能发挥最大动能。花州街道各社区认真组织辖区内党员干部和志愿服务者,开展‘创卫’义务劳动活动,让社区环境每天都有新变化。在社区发出动员令后,一呼百应,人人竞相报名参加志愿服务,为自己的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活动开展以来,参与的志愿者已突破600人次。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服务队,一边向居民宣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相关知识,一边主动清扫街道的大街小巷。一系列志愿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创卫”氛围,居民卫生素养明显提升。
齐心协力同圆梦
“三初中对面的社区里有水泥板下陷,造成垃圾难清理,影响生活环境。”接到市民反映,该办事处大东关社区立即行动,恢复道路平整并清理了周边的生产生活垃圾。如今,看到多年的“顽疾”终于被清除,周边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经过前期深入对全街道卫生死角摸排,城管、派出所等多个部门联动,对建筑工地、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农副产品市场、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餐饮业和‘五小’行业、各类水体等‘病媒生物’滋生地进行整治清理,陆续清理了背街小巷、社区等地的卫生死角;并对占道经营摊位进行了集中整治,还路于民。
“道路比之前更整洁了,小区垃圾也没有了,管理很规范。如今的花洲真是变成了一个‘大美人 ’。”市民冯杰看到周边环境的变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花洲街道“创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所有工作已全面铺开,各部门人员配备到位,大力提升辖区的卫生环境质量,每天督查通报点评交流会定时召开,街道建立长效机制,全力以赴迎接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复审迎检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对照‘创卫’领导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齐‘创卫’工作短板,彻底整改存在的问题,为争创省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该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