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塔山”阻击战

2020-12-21 11:21:48 作者:张书勇 丁自力 来源:
分享到:

27

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

当病毒肆虐神州,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时,他们挺身前沿,奋战一线,在最危险、最复杂的阵地上严防死守,昼夜拼搏,用血肉之躯抒写了一篇篇壮丽华章,为共和国的英雄谱增添了几多璀璨光彩!

在这场新时代的“塔山”阻击战中,英雄的邓州儿女也和全国其他各地人民一道,在2369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尽职履责,挥洒汗水,创造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之一:背着偏瘫妻子上一线

现年45岁的姚云飞是小杨营派出所负责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为了遏制疫情蔓延,市防控指挥部决定在各个入市口设置防疫监测点。小杨营镇紧邻新野县,设置监测点、盘查入邓车辆、排查可疑症状人员的艰巨任务就交给了小杨营派出所。

接到任务后,姚云飞立即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监测点的设置,并将全所民警辅警分成三组轮流上岗,保证监测点全天候有警力执勤。

姚云飞自己每天也都在卡点执勤,但和其他民警不同,每天中午12点下班后,他不能稍作休息,因为卧病在床的妻子段晚霞还在等他照顾。

姚云飞和段晚霞曾经是一对让人羡慕的模范夫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7月,段晚霞被确诊为突发颞叶恶性肿瘤,因为肿瘤压迫神经,手术后至今仍瘫痪在床。

又要在卡点执勤,又要照顾偏瘫的妻子,没办法,姚云飞只好把段晚霞从家里接到了派出所。

于是,本来就已紧张忙碌的姚云飞更加没有了休息时间。

因为疾病原因,段晚霞只能吃流食,每次吃饭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姚云飞就一勺一勺地给她喂饭;当饭汤流到嘴角时,他总会细心地拿纸巾帮其擦干净。

有几天,天气晴朗,气温升高,姚云飞就索性在上班期间把妻子背到卡点旁边安置下来。他值班,妻子晒着阳光。

小杨营派出所民警裴亚利说:“最近防控任务繁重,姚所每天都是早上6点起床,给嫂子换尿不湿、穿衣、洗脸、喂饭、喂药后,7点半准时上班,从来没有耽误过工作时间。”

“作为一名党员民警,作为一名派出所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做到守土有责,决不让疫情进入小杨营镇,尽最大努力守护辖区群众平安。”姚云飞说。

故事之二:母女隔屏加油同战“疫”

今年52岁的宋玉娥是彭桥镇郭庙村党支部书记。疫情期间,她和女儿王紫鹏一个在郑州,一个在邓州,双双奋战在抗疫一线。

郭庙村共有11个组,9个自然村,2000多村民。宋玉娥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排查从鄂返乡人员,发放3封信和告知书,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最终排查出全村从鄂返乡人员8户36人。村里立即对这些人员进行了隔离。

每天,宋玉娥都带着村干部和村医为隔离人员测量体温,及时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

一连半个多月,宋玉娥都吃住在村部,张贴的宣传标语她要一一过目,宣传车每天出动几次她要一一落实。为了劝阻村里几户有喜事要办的人家,她一天跑上好几趟,对他们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阻。

宋玉娥的女儿王紫鹏,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负责全院病人的分流引导工作。她与同事们需要把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测量体温,询问病史以及有无与疫区人员的接触史;在做好初步的登记排查工作后,再根据病情把病人分流到各个科室。

宋玉娥和女儿都在忙着抗“疫”,女儿穿着隔离服不方便接电话,而她也从早忙到晚没有时间接电话。只有在夜间,母女两个才会偶尔打个视频电话,隔着手机屏幕相互报个平安、相互加油鼓劲。宋玉娥叮嘱女儿要做好防护措施,用心工作,女儿也嘱咐宋玉娥注意身体,担负好肩上的责任。往往说不了几句话,母女两个总会有一方因为太累而睡着了……

宋玉娥母女二人一个在基层乡村忙着全村的防疫工作,一个在省城医院对病人进行分流引导,双方相隔400公里,相互联系的只有偶尔夜半时分的视频电话。她们隔屏打气,共同战“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

故事之三:75度的温暖

1月30日中午12点,彭桥镇彭桥村村医、“编外雷锋团”彭桥卫生排排长曾伟在“朋友圈”里发出求助信息:“我和我们卫生排成员共承担80多位武汉务工返乡人员隔离检查任务,现急需医用口罩、医用手套、体温计……”

看到求助信息后,陈红立即与曾伟取得联系,问自己做的纯粮白酒温热之后是否可以杀菌?如果可以,马上给他们送过去。曾伟告诉她,光是纯粮白酒还不行,只有75度的酒精才可以杀毒。

陈红今年55岁,党龄26年,其丈夫周太林今年58岁,党龄29年;两人同系刘集镇户周村村民。作为“老户周”黄酒酿造技艺传承人,夫妇二人经营着一家黄酒厂,因为黄酒品质好,根本不愁销路。

陈红在和曾伟联系的时候,正在郑州女儿家里过年。

当天下午,陈红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之路。因为交通已实行了管制,外地车辆不能进入郑州。陈红让女儿将她送到郑州市高速路口入口处,和从邓州开车来接她的周太林会合。

当晚9点,陈红回到家中。因春节放假,工人师傅都回家过年了,她和丈夫就自己动手收拾锅炉,检查管道;一直忙到深夜12点,才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

次日凌晨5点,周太林便起床烧锅炉;6点30分,锅炉里的水烧开了,周太林、陈红就开始蒸馏白酒,提纯酒精。

下午2点左右,曾伟需要的300斤酒精提纯完毕;3点左右,曾伟派来的人拿到酒精,带去彭桥,解了燃眉之急。

从1月31日到2月5日,连续六天五夜,周太林、陈红夫妇一直在锅炉前忙个不停,提纯好的消毒酒精被迅速送往市人民医院、花洲街道办事处小东关居委会等疫情防控第一线。

几天下来,周太林、陈红一共提纯1300多斤酒精,用去了两吨黄酒一吨白酒,全部免费送到了抗疫一线战场。

在这个乍暖又寒的春天,周太林、陈红提纯的酒精给一线抗疫人员带来了温暖,他们把这种温暖称为“75度的温暖”……(待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