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近日,今日邓州与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一道来到梦蝶儿内衣厂三车间,采访该车间负责人张川川,探寻他在乡村振兴路上的逐梦历程。
1986年的张川川出生于白牛镇栗扒村,2002年南下打工,2014年来文渠镇从事内衣加工。从白手起家,奋斗到今天的年产值接近百万元,张川川用不懈的努力谱写了一曲身残志坚的奋进之歌。
2002年,刚满16岁的张川川南下广东打工,他身残志坚,不卑不怯,进入到服装厂后,凭着“吃得苦中苦,学得技中技”的信念,在服装加工行业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从剪裁到缝纫,“环环”精通,从缝纫机到穿口机,“机机”熟练,为他开拓自己的事业,打下了牢固根基。
“自己啥都会,各环节都清楚,何不自己闯一闯,试一试呢?”2014年张川川在文渠镇创办内衣厂。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创业就遇到非常多的困难。最初厂里只有5个人,而且资金短缺,竞争激烈,这些创业路上的绊脚石曾经让张川川一筹莫展。但随后,在市、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他的内衣加工厂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如今,车间生产工人保持在30到40人,外包加工户(加工点)20户左右,就业人员大部分为留守妇女,还包括两名残疾人。
加工厂达到一定规模后,他广招留守人员和残障人士,为四乡八邻创造就业机会。平日里,他把员工当成亲人,谁家家里有啥困难,只要力所能及他一定倾力相助。有员工家里需要用车,他从不犹豫;有员工因病住院急需用钱,他直接把钱送到医院……
疫情期间,他慷慨解囊,支援老家疫情防控。失散多年的三叔回来罹患糖尿病,因单身无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他毅然担起侄子的责任,安排三叔住院并长期照料……
“张川川在这里开厂以来,我就在这干了,老板心肠好,也平易近人,平时工人有啥事一说就热心帮忙,他自己开车拉上工人把该办的事都给办了,反正和老板早晚有啥话说啥话,开心得跟兄弟姐妹一样。”梦蝶儿内衣厂三车间工人翁玉枝介绍。
在这里,张川川不仅像亲人一样对待工人们,而且尽可能给予工人优厚的工资,高的每月能拿4000元,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就业,农活、家务不耽误还增加了收入,为周边村民带来很大的便利。车间所属的梦蝶儿内衣厂,也先后被市妇联命名为“巧媳妇工程示范企业”,被省妇联命名为“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
对于自己的未来,张川川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在巩固、扩大现有生产车间的基础上,在老家白牛镇新建一家加工厂;积极提升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扩大生产规模,安置更多的有劳动能力的农村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带领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同心奔小康,为乡村振兴贡献一己之力!
“有梦想才有期盼,有梦想才会去奋斗,而我的梦想就是让家乡变得更美好,更出彩!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一步一个脚印努力。下一步我将继续努力扩大内衣的生产规模,为残疾人和当地留守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张川川掷地有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