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不负发展好时光,风鹏正举再扬帆。
4月19日,我市举行第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电子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有15个,总投资41.4亿元,均为我市重点项目,项目所属领域包括: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生态保护等,这些重点项目既是全市重点项目的成果展示,也是我市“一抓三突破”中抓项目的鲜明导向。
近年来,我市工业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抓三突破”发展战略,狠抓项目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局面。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步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后疫情时代全市工业经济运行逐渐恢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工业瓶颈渐次突破。
“十三五”末,1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6亿元、增长2.1%,增速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32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利税总额11.25亿元,同比增长22.8%;工业全口径入库税收1.7419亿元,工业用电量8.6566亿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4%,产业工人总数达8.2万人。
2021年元至5月份,全市15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速17.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7个百分点,在省直管县位次第四。完成工业全口径入库税收7990万元,较同期增长56.2%;完成工业用电量36080万度,较同期增长9.3%。这一连串亮丽的数字,展示着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
工业经济展现新局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我市把做大工业总量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紧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做强工业、做大工业总量的关键,聚焦实体经济,从创业创新、精准招商到扶优扶强,全流程、科学系统地描绘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实现路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积极成效,我市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科工信局党组书记赵鹏说。
至“十四五”开局,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37%左右,其中棉纱总产能40万锭,拥有喷气织机300台、喷水织机600台、其他织机100台,坯布产量3000万米,各类服装及鞋帽产量1.5亿件(套)以上。拥有各类棉纺、化纤、坯布、鞋帽及针梭织服装制造规模以上企业2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共6家。代表企业有永泰棉纺、裕祥纺织、申港纺织、圣新源纺织等。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14%左右。生产范围涵盖汽车中央集控锁、汽车电子元件、涡轮增压器、锻压液压机等产品,年产车锁配件5000余万件,汽车零部件300万件,各类农机及矿山设备3万台。拥有各类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18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共3家,其中星光机电、凯达环境科技、沃尔福增压器等企业最具代表性。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25%左右。年加工面粉、面条100万吨,油脂4万余吨,各种饮料25万吨,肉食品6万吨,饼干糕点1万余吨,复烤烟叶产能60万担。拥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5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共10家。
建筑建材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10%左右。年产低碱水泥280万吨,熟料128万吨,各类墙体材料4亿块及多种建筑型材。拥有各类建筑建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共2家。代表企业有中联水泥、宝源建材、恒安混凝土等。
林板造纸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3.5%左右。年产高中密度板18万立方米,胶合板、细木工板13.5万平方米,实木和复合木地板120万平方米,建筑模板2.5万立方米,各类家具工艺木制品5万套,具有再生纸浆、特种浆15万吨,生活文化用纸12万吨,木质素3000吨生产能力。拥有各类林板造纸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9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共3家。代表企业有华鑫纸业、一鑫实业、锦桥纸业、方正彩印等。
医药化工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8.5%左右。年产西药胶囊10亿粒、片剂20亿粒、医药中间体200吨、油漆1万吨、复混肥35万吨及各类医疗保健、化工产品约0.5万吨。拥有各类医药化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4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共2家。
项目建设铺天盖地
6月1日,今日邓州在星光车锁调迁一期项目车间看到,设备搬迁工作已接近尾声,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
据介绍,该项目完全投产后,将形成年产汽车锁零部件3亿元的生产规模,国内汽车锁扣市场占有率达10%以上,实现年利润总额4000万元,安置就业500余人,有力推动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聚力工业突破是抢抓产业转移和新兴业态发展的必须;推进项目建设,是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的关键。
立足我市实际,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我市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和“三大改造”,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市域发展“产业集群”模式,在乡镇培育“家门口企业”,全力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完善市域工业链条,实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以来,全市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50个,总投资9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纺织服装产业引进穰东服装产业园、国控鸿发无纺布、鹏宇纺织、依服宝智能制造等;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引进总投资10亿元的金丰电子车载中控项目、星光公司汽车车锁项目、信众汽车制动等项目,全力打造汽车电子特色产业链。
生物基合成材料新兴产业瞄准“国家治理白色污染、全面禁塑”的巨大机遇,引进总投资5.2亿元的金碧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可年产2万吨可降解材料,并同步带动5家企业配套生产,建设“新材料产业园”,预计3至5年内可形成一定规模,将邓州打造成为豫西南乃至河南省生物基合成材料制造产业基地。
食品产业以我市现有的特色养殖、屠宰产能为基础,引进总投资5亿元的御厨食品加工、永盛油脂生态食用油、有奇食品肉食品、黄志熟食品、好想鹅食品、福思源休闲食品等项目。
同时高标准完成了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产城融合”实现突破,启动建设了产业孵化园二期、服装产业园、圣艳化纤产业园、益广内衣产业园等专业园区。
2020年,产业集聚区共实施工业项目36个,国控鸿发无纺布、驰诚汽车拆解等18个项目建成投产或试运行。产业集聚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增长24.3%。低效用地整治成效显著。整合闲置低效厂房17.4万平方米,安排入驻项目34个,盘活土地1548亩。
产业集聚区先后荣获了“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河南省优秀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集聚区”“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知名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等荣誉称号。
乡镇工业取得突破
近日,今日邓州在高集镇鸿鑫鞋厂带贫车间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机车轰鸣着,工人们有序地忙碌着。该企业主要从事鞋帮半成品材料加工,产品销往广州、杭州一带,带动18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升规入库取得突破。2020年度,乡镇工业经济保持并延续了全市工业稳中有升的整体运行态势。”科工信局党组成员张萍说。
近年来,我市小微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腰店、张楼、裴营等乡镇年度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突出成绩。乡镇完成工业入库税收3932.8万元,同比增长13.1%。年度升规入库工业企业10家。其中:腰店、构林各入库2家;古城、花洲、湍河、陶营、小杨营、张楼6个乡镇街道各入库1家,进一步扩充了我市工业经济总量。
“家门口企业”也迅速发展,2020年底,全市累计建立加工业带贫车间112家,共吸纳劳动力就业5836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468人,为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小车间”撑起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梦想”。
今日邓州在走访中了解到,蓝开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是十林镇河北村引进的第一个带贫车间,公司日生产油烟净化器120台,解决当地30多户群众在企业就业,其中贫困群众有31人,实现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
“带贫车间解决了村庄内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由过去简单的送钱送牛羊,变成了现在送工作到家门口,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该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群说。
人才培育提供支撑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中共邓州市委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多形式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36次,培训2000余人次。提高企业管理人才和一线职工综合素质。
组织企业家走出去参加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企业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家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资本战略与投融资专题培训项目”和“企业运营创新培训项目”“南阳市宛商大讲堂”“河南省创客中国大赛暨企业家论坛”等培训活动。
邀请郑州大学教授到我市举办“邓州市规上企业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家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清华大学金融学院创业导师到我市举办“后疫情时代·企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活动、河南工业大学教授莅邓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企业等科技型企业,进行企业管理知识授课并多次深入企业进行高企、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专利申请等专题培训。
此外,我市还围绕主导产业举办第三届主导产业“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参加大赛活动一线职工多达500余人。大赛弘扬了新时代工匠精神,加强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实施工业强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有力抓手。
优化环境突破瓶颈
位于市产业集聚区的回创企业河南益广内衣有限公司车间里,缝纫机嗒嗒作响,工人们正在裁剪、缝纫、打包……一派忙碌景象。
“目前,订单形势较好,预计年产量将达到450万件。”总经理赵仁广面露喜色地说,今年有望实现产值2400万。他表示,市委市政府的优惠政策是益广内衣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维持客户持续合作、打开周边市场……家乡的帮助体现在方方面面,对于公司未来他信心十足。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市以深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市营商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2019年,我市实施了市“四大家”领导分包联系30家重点工业企业工作制度,市领导深入走访企业了解生产建设情况,积极开展帮扶活动等,切实解决了一批企业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我市开展了“万人助万企”活动,围绕“落实惠企政策、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企业创新、防范企业风险、优化政务环境”五项任务,市领导示范带动,乡科级领导分包负责,分级建立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我市又出台了《中共邓州市委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全市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的意见》《中共邓州市委办公室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工业(制造业)企业考评奖励办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在财政、金融、用工、科技、环保、人才、服务保障及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实实在在的具体帮扶措施,并通过加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奖励扶持,引导工业企业创先争优,再创佳绩,促进工业经济实现突破发展。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高速高质量增长的基石,我们要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南阳副中心城市,就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一抓三突破’,早日突破工业发展瓶颈,全方位夯实工业突破的根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实现工业突破开创新局面。”副市长刘红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