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原“三农”逐梦行

2021-07-26 10:46:17 作者:李永先 乡村振兴局 武翔宇 农业农村局 陈 宁 来源:
分享到:

◆202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30万亩,总产量28亿斤,14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

◆肉蛋奶、果蔬茶品种丰富,“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裕

◆农业科技贡献率68%

◆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1%

◆家庭农场673家,农民合作社达到3906家

◆2020年7月,龙堰乡刁河店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0年8月,十林镇习营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2%

◆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体系覆盖率达到10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2020年底,全市现行标准下8.37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107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产业扶贫覆盖100%贫困户,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21120人

◆贫困村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33个

朋友,你理想中的乡村振兴图景是什么样的?当邓习乡村画廊的油菜花倾洒芬芳,当智慧农业的瓜果和蔬菜被端上餐桌,当韩营村的滑道在山间架起彩虹,尤其是当脱贫户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乡间原来泥泞的村道,变成宽阔的水泥路,土墙灰瓦的民居被一栋栋小楼所取代,农村的城镇化正稳步推进。这就是你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振兴。

依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十九大又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逐梦前行,在广袤的大地上乘风破浪,交出精彩答卷。邓州特色农业正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抱鸡赶集”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如今的穰原大地,产业生机勃发、农民安居乐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广大乡村铺展开来。

农业底色越来越亮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一转天地宽。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农业部门坚持规划引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得到有效调整,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助推下,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以重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高延伸产业层次,形成辐射和重点扶持乡村特色支柱产业,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动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已经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底色。

“同样的一块地,把种植传统农作物改为种植猕猴桃,经济效益大翻转。不说亩均产值,单就平时的田间管理,就让在此务工的农民,增加了不少收入。”曾经作为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的负责人李义感触颇深,“依托十林、张村、文渠、九龙等乡镇的农业综合改革试点创建,对过去实施的产业扶持政策,优化调整后,26个乡镇(街、区)都有了1个以上的特色支柱产业。”

“十三五”期间,全市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优势产业体系不断壮大,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初见成效,科技支撑不断强化。至目前,已有49家企业的186个产品符合省级政策认定,正在积极组织产品认定上报资料。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着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功创建了黄志牧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十林镇农业产业强镇规划。2020年7月22日,全省秋粮中后期管理现场观摩暨技术培训会在我市召开;2020年8月14日,邓州在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的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做法,在省农业农村厅安全生产工作简报印发交流;“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创新集成研发与应用”获省政府二等奖;市农业农村局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20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工作先进单位”;林扒镇通威稻渔综合种养被评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农民收入越来越多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对陶营镇卢岗村的脱贫户卢胜旺而言,如今不仅生活富裕了,他还作为脱贫代表,参加了人社部举办的人社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成果宣传活动,接受人社部领导颁发的证书,并作了脱贫经验宣讲。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幸福生活。今后,我要尽自己所能,将生态园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乡亲致富奔小康。”这是卢胜旺的肺腑之言。

从一贫如洗,到现在的规模化养殖鸡、鸭和莲虾,农产品都有企业收购,绿色食品正逐渐成为卢胜旺的“绿色提款机”。

九龙镇姚营村东头组的李桂芳,过去由于家庭原因,穷困潦倒,在市、镇、村的引导下,种植了11亩地的冬桃,又养殖了龙虾,在扶贫政策的扶持中,靠自己的双手,他光荣摘掉“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颗颗散落在农村的冬桃、黄金梨等农产品,伴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深入,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一处处特色种植纷纷亮相,一批批“绿色食品”项目有序推进,一个个“卢胜旺”“李桂芳”,因为思路的转变,正阔步走在全面小康的路上。

个体的发展只是全市8.37万脱贫户的一个缩影,真正助力农民增收的是673家家庭农场、3906个农民合作社和新型的经营主体,这些社会组织,取长补短,抱团发展,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市委市政府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组织实施,变“规划图”为“施工图”,注重谋划先行,靶向投入,构建“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整合投入机制,化“零钱”为“整钱”,统筹使用各级“三农”资金、高标准推进“三农”领域各项重点工作。截至目前,“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涵盖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内容,乡村振兴智慧化、数字化正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粮食稳产、有序保供、品牌创建、风险防控、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产品提升的目标顺利推进,农民收入实现逐年递增。

乡村发展越来越靓

亮点始于打造,乡村正在变身。杏山旅游管理区作为我市唯一的一个山区乡镇,韩营村从种植柑橘入手,引入旅游开发企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带动了特色产业,产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容村貌天翻地覆。如今,村里的公厕,从让人望而却步的旱厕,改造成景观厕所,成为网红打卡点。

我市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产业振兴促转型、人才振兴提素质、文化振兴树新风、生态振兴抓示范、组织振兴强堡垒,初步探索形成了韩营村“特色旅游”、习营村“美丽休闲”、刁河店村“治理示范”、大丁村“城郊融合”等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和做法,实现了乡村振兴战略良好开局,一幅幅“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秩序、有活力、有福祉”的乡村振兴图景,在穰原大地上展示出无限活力。

“随着市委市政府‘一抓三突破’和‘三线三区’建设思路的落地实施,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向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征说。

四个农业功能区建设正加快推进,东南部发展高效种养循环农业,重点围绕集种养加工、农事体验、产品展销、电子商务于一体的黄志农事体验公园,打造现代农业的集中展示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东北部发展高效粮油种植,围绕花生、芝麻、油菜、红薯、小杂粮等种植加工,形成集种、养、加为一体的高效粮油种植区;西南部发展水生态产业,主要发展稻虾混养、水产养殖、冷链物流、加工、仓储等,拉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西北部发展三产融合,围绕中药材、猕猴桃、生猪养殖与屠宰等,形成以盛达农业产业园、习营美丽休闲乡村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先导区。

“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在全市501个村建设益农信息社站(点)501个,占全市行政村数量的80%。益农信息社自运营以来,累计开展公益服务2230余人次,便民服务11630余人次,开展各类农民信息化培训9913人次。”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程晓介绍。

“四美乡村”创建有序推进。成功创建18个“千万工程”示范村,重点对邓习线文渠镇程家庄、九龙镇西亭村、张村镇杨场村、十林镇景营村等4个示范村和杏山旅游管理区的韩营旅游小镇创建进行指导协调,借助各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通过邓习线示范村、道路景观和两侧农业观光带建设,串联沿线乡村,融汇周边乡景,提升沿线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打造美丽乡村画廊旅游线路。重点挖掘韩营村自然美景和渠首会战精神,通过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和引丹会战博物馆建设,提升村庄品味。

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全市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集中整治工作,督促相关单位和养殖从业者履行主体责任,配合环保部门严格落实“三同时”规定,实现养殖场监管的全覆盖。至目前,全市现有的316家规模养殖场,843家规下养殖场(户)全部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建设,设施配套率100%,资源化利用率达92%以上。

采访感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

经过全市人民不懈努力,我市按照要求实现了全面高质量脱贫攻坚目标,补齐了全面小康“三农”短板,健全了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正如副市长刘新明所言:“我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较少,加之产业链条短缺,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

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荣誉,就像一面镜子,镌刻在光荣墙上,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坚信,只要紧跟市委市政府的步伐,切实解决群众的所需所盼,苦干实干加油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补齐农村短板,必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再铸荣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