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扬飘荡的主旋律——电影《突破口》观感

2021-10-19 15:57:07 作者:朱可铮 来源:
分享到:

国庆期间,以解放邓县为历史背景,反映解放战争为题材的影片《突破口》热映,笔者观看后十分振奋,昂扬飘荡的主旋律在心中久久唱响。

战争题材的电影场面宏大,拍摄难度相对较大,虽然战争题材的影片已经拍的很多,但是以一个解放县城的战争历史为背景的此类影片的拍摄还是不多见的。这不仅反映出这场战争的历史地位,也反映了我市领导决策者的高屋建瓴。曾经以《小花》《桐柏英雄》而命名、以解放邓县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都已播出过,如何再次展现那段历史,对电影《突破口》创作团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虽然电影《突破口》讲述的还是解放邓县的经过,但是电影更多地融入了邓州元素,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了真实还原,人物脉络清晰,视角和情节都显独特。

电影故事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地域性,所以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历史再现的交织冲突也就难免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在剧本打磨上,为了还原历史真相,让处在历史事件中的每个人物更鲜活,更饱满,剧本创作团队多次到邓州进行实地采访,交流,座谈,走访了解史料的老同志和老干部,奔赴突破口发生地、烈士陵园展览馆等实地考察,为搜集第一手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剧本经过反复揣摩,反复打磨,反复推敲,直到每一个剧中人物都栩栩如生,完全避免了角色的模式化、脸谱化,这是电影最大的看点和成功之处。

剧中共产党员郭文庚,一个曾跟着丁叔恒打过日本鬼子的人,这个角色所选的演员没有刻意的浓眉大眼,却有棱角,就是一个勇敢而很接地气的足智多谋的共产党员形象;敢爱敢恨的吴敏熙,是丁叔恒的干女儿兼学生,一心一意跟着丁叔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却对郭文庚说:“你是对的……”这种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心路历程的转变,是符合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要求的,这种转变是黎明前的曙光的照耀,是弃暗投明的转变,这种主要人物的清醒转变也让国民党的穷途末路昭然天下,人物的塑造鲜明地突出了电影的主旋律。

电影里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和深度挖掘,也是可圈可点的。特别是丁叔恒在指挥部面临炮声隆隆的紧急战时状态下,仍要回到学校教书育人的片段,让当年那个停留在老百姓记忆深处凶神恶煞、面目可憎的反面形象在脑海里有了新的定义。

电影《突破口》尊重历史,以历史的真实场景还原历史,这一点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让每一位观影人回顾历史,珍惜历史,我们才能从历史的长河里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才能审时度势,勇敢地面对未来。

为了展示邓州厚重的历史底蕴,邓州历史名人铁铉、张巡的双忠祠,范公忧乐精神的花洲书院以及福胜寺塔等历史遗迹都在电影中得到多维度展现,这种文化的根植,巧妙地宣传了邓州,也让更多人了解了邓州。为了保证影片的历史怀旧感和真实感,很多外景都是在邓州实地搭建的,除主演外的群演也全部选择邓州本地人;电影在凸显邓州元素、讲述邓州故事的同时,邓州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都有所呈现。尤其邓州人的积极参与拍摄,是对邓州人的一场情感教育,这种对历史的认知和重温,极大地激发了每一位邓州人的昂扬斗志和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怀。如果说1947年解放邓县的战争打出了邓州人的气节,那么,把如今民心上的“突破口”这一深刻内涵与邓州“四种精神”实质和“一抓三突破”工作有效融合就可以理解为和平时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气节将激励邓州185万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一抓三突破”的号角声中抢抓机遇,逆流而上,直抵彼岸。

在这部电影拍摄中,既有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注重细节的巷战镜头。“解放邓县”作为解放战争中拥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其主战场便是邓县这座小城里的一座水闸,因此,炸掉水闸,勇渡护城河也成为了该片最大的看点之一。而如何将这场战争尽全力还原,则成为了整个创制班底最大的挑战。碉堡、城门,河流、水闸、炮火、机枪……铿锵的画外音一直伴随着基调灰暗的战争,前面的人中枪倒下,后面的人迅速补上,爆破组,浮桥组,冲啊,一声声命令,一排排人海,解放邓县的历史画面得以还原重现,战争冲突的惨烈震撼人心,观者幸福生活得之不易的感慨由心而发。

电影的节奏感画面感特别强,镜头切换比较果断,场景的渲染较为凸显。在吴敏熙与郭文庚结婚的那场戏里,就运用了大面积的红色,一袭红色旗袍的吴敏熙,不仅在装束上预示了红色是信念的颜色,是胜利的颜色,是幸福的颜色,而且那一抹红,在视角上与灰暗的战争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仅是细节上的准确把握,也是电影人所要表达的一种对人文情怀的莫大期待。

在影片最后的片段,丁叔恒有句台词:“民心才是真正的突破口!”影片屡次提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尊重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受到人民的爱戴,这条我们伟大的党在长期实践中所得到的永恒真理,在影片里再次得到完美的诠释,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才能取得革命伟大胜利的主旋律再次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