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要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正如市委书记金浩所说,连日来,除了市领导放弃休息时间奔走在大街小巷,现场为城市建设把脉问诊解决难题之外,各单位党员干部纷纷走上街头争当志愿者,维护道路卫生,协助交警疏通交通,劝阻行人和车辆遵守交通法规……
一时间,邓州编外雷锋团、义工联合会、瑞敏爱心协会、小草义工、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一大批爱心人士纷纷出现在市民的视野里,红马甲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赢得了市民们的广泛称赞。
看得见的干净
“邓州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这是市民已经习惯的环卫车收集生活垃圾时播放的广播,每当收集垃圾的车辆停靠路边,市民们就会自觉把生活垃圾放在车上。在市民这个小举动的背后,是我市上千名环卫工人的努力付出,被誉为“城市美容师”的他们,无论酷暑寒冬,在凌晨人们的睡梦里,就开始清扫道路、小区、公园的落叶和垃圾,每天把看得见的干净展现在市民眼前。
正是环卫工人的无私奉献,让城市的小区、道路和公园变得干净起来,经常在公园散步的杨大爷说:“随便找个地方都能坐,干干净净。”同样,习惯带着孙子到好人广场休闲的刘大妈,每次来到广场,都会到好人事迹的展板前,一字一句念给小孙子听,“好人是榜样,要让孩子向他们学习。”刘大妈说,“看看现在的邓州,道路宽敞,环境整洁,带着孩子出来散步,心情也格外舒畅。”
摸得到的温度
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每天早晨的爱心送餐车总会在市区穿梭,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环卫工人的手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想方设法提高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市义工联合会在爱心人士宋红侠“爱心粥”的基础上,灵活采用财政拨一点、企业补一点、爱心人士捐一点的方法,建成了城市环卫工爱心粥标准化项目部,每天为城区4条线30个点的1500多名环卫工免费送早餐。
每年冬至那天,市义工联合会从凌晨3点就开始忙碌,只为让环卫工能够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水饺。清晨6点,当50多岁的环卫工盛保国吃上热腾腾的水饺,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再苦再累,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已经很知足了。”
有人说,乡村是人类聚居的起点,乡村是城市的“化石”,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今天的乡村正被赋予崭新的生命和内涵。这些来自城市触手可及的温度,正在唤醒“化石”从“聚变”到“裂变”,从而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触得到的关怀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每逢节日,特别是儿童节和重阳节,无论是市委市政府,还是社会爱心团体,都会到幼儿园或敬老院慰问儿童和老人。每到春节,老党员和老干部都能体会到来自党组织或社会的关心与关怀。
“让儿童开心,让老年人幸福。”这几乎是翟清林、陈瑞敏和沈飒的共同关注。作为市义工联合会会长,翟清林已经记不清自己帮助过多少人了;市瑞敏爱心协会会长陈瑞敏,更是无法统计协会这么多年来帮助过多少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小草义工的负责人沈飒却清楚地记得,每个月两到三次去敬老院,是她们这个团队必须要尽到的义务。
为老人理发、洗头、剪指甲,陪老人聊天,这些常态化的工作,对于他们翟清林、陈瑞敏和沈飒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把老人当作亲人,替牺牲的战友尽孝,已经是邓州编外雷锋团副政委杜恒18年的坚守。
李涛是构林镇魏集村人,生前和杜恒一样,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服役,2002年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时不幸牺牲。作为战友,杜恒为让李涛的父母尽快走出丧子的悲痛,他和战友们多方努力,帮助李涛的父母收养了一个孙女。农忙时,战友们都会去帮助李涛父母收割庄稼,每逢春节,就会结伴给两位老人拜年吃团圆饭,“八一”建军节,战友们会带上生活必需品、营养品,到李涛的父母家嘘寒问暖。这样一坚持,就是18年。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能够长久坚持做好事。当邓州大地上,一个个群体不断把爱心传递。我们坚信,这座城市的感动会永久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