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担当精神耀千秋

2024-08-14 11:12:10 作者:杨德堂 来源:
分享到:

担当精神,是指一种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理邪说敢于坚决斗争的精神。担当精神是由忧患意识派生出的一种境界、勇气、追求和情怀。

在中国古代士大夫里,不乏有忧患意识的人,但处世方式却各有不同。比如说像陶渊明选择了挂印归田,屈原选择了以身殉国,还有道家的“薄于名而保其真”等。而范仲淹则是把“进亦忧、退亦忧”的忧患意识转化为敢说敢为的担当精神,而且践行终生。为了百姓利益,他秉公直谏,为民请命,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为了国家的统一,他不顾三次遭贬和亡妻之痛,临危受命,前线御敌,不计生死;为了国家昌盛,他甘冒风险,极力推行新政,大刀阔斧改革。

为民谋利 敢冒风险

范仲淹曾在《上执政书》中说“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 他为官38年,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不论份內份外、事大事小、有无风险,都会主动去干。

皇祐二年(1050年),范仲淹知杭州,遇大旱,流民遍地。他不用传统的调粮赈济之法,而是大胆采用荒政三策:一是以工代赈,大兴土木,特别是让寺院也参加进来,用平时的节余搞基建,增加就业。二是下令高价收粮,并派人四处宣传,各地商人便争相运粮到杭州。范仲淹趁机把蓄存的粮食低价抛向市场,粮价便很快回落下来。粮贩们叫苦连天,灾民们却买到了便宜粮食;三是更出了个奇招,他根据杭州一带人喜竞渡的特点,鼓励百姓赛龙舟,并组织官府公干人员游于湖上,观看龙舟赛,自己还亲自参加。有一名监司奏劾范仲淹不恤荒政,嬉游没有节制,大兴土木伤耗民力。范仲淹说:大肆官游,兴造房舍,是为了用官府和寺庙的库存钱,来加惠穷苦百姓。游览的是一人,但依靠他活命的,就不只是几十人了。范仲淹这些招数的实行,使贸易、饮食、工技和出卖劳动力等行业的人,每天不下数万。这一年杭州安全度过了灾荒。

国事为重 敢于改革

庆历三年(1043年)春,范仲淹被召回朝廷任参知政事,主持新政,他经过深思熟虑,写出了《答手诏条陈十事》的奏章,受到了仁宗皇帝的认可,陆续以诏令的形式颁行全国,史称“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的重头戏是改革吏治,如:“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 “择长官”“重命令”等。范仲淹把一批正直精明的能吏派到各路去检查当地官吏的政绩。自已坐镇京师,把各路报告逐个认真审阅。凡看到那些贪赃枉法、罪恶深重、民愤极大的恶吏,便把他们的名字一个个用笔勾掉,准备撤掉他们的官职。枢密副使、庆历新政班子骨干成员富弼,看到这位疾恶如仇的良师益友毫不留情地勾掉一个又一个恶吏,心里很是痛快,但也不免有些担心,便半开玩笑地说:你一笔勾掉一个很容易,可这一笔会使一家人哭呀。范仲淹用笔点着那些贪官污吏的名字,气愤地说:不错,我勾掉一个恶吏和贪官的名字,一家要哭。但如果不将他们罢职,那就会让他们当官的那个地方的老百姓都要哭,一家哭总比一路哭要好吧!可见范仲淹疾恶如仇、决心改革的担当情怀。

舍家为国 敢做敢当

范仲淹之所以遇事敢于担当,是因为他具有舍家为国,大公无私的胸怀。

康定元年(1040年)正月,宋军大败于延州的三川口,朝野震惊。三月,已52岁且遭受三次罢黜之辱和刚刚亡妻之痛的范仲淹,毅然接受朝廷召唤,撇下年幼的子女,以多病之躯带着16岁的长子纯祐,由越州(治今浙江绍兴)知州任上赴西北抗击西夏。当时延州新败,人心惶惶,知州张存怕死请辞,范仲淹知险而上,主动请求兼知延州。他说,“不敢念身世之安,忘国家之忧。”

宋朝时,边境上的士兵都要被官府在脸上刺字涂墨作为记号,以防逃跑,称“黥面”。黥面使士兵丧失了自尊,而且一旦“黥面”,就终生不得脱离军籍。因比,百姓怕黥面而四处逃亡,兵源越来越缺。范仲淹任边帅后,针对这种陋规,担着犯上的风险,改刺面为刺手。并实行屯田,将士可以带家属来住,轮换守城,不值勤时,可在家种田经商,罢兵后可还为民籍。范仲淹的这一大胆的举措,深得百姓拥护,从而加强了边防实力。

秉公直谏 屡黜无悔

范仲淹担当精神的一个闪光点是:为国谏言,为民请命,直言极谏。

范仲淹深知朝廷纳谏的重要性,他在《奏上时务书》中说:“日闻美言,则知佞人未去,此国家之可忧也;日闻直谏,则知忠臣左右,此国家之可喜也。”

但是,范仲淹也知道谏诤非容易之事,特别是给皇帝提意见,是有很大风险的。他早在天圣三年的《奏上时务书》中就说:“臣闻巧言者,无犯而易进;直言者,有犯而难立。然则,直言之士,千古谓之忠;巧言之人,千古谓之佞。今臣勉思药石,切犯雷霆,不遵易进之途,而居难立之地者,欲倾臣节,以报国恩。耻佞人之名,慕忠臣之节,感激而发,万死无恨。”

果然,范仲淹的直言极谏就付出了三度贬黜的代价。但他却屡黜无侮,愈黜愈奋。

天圣七年(1029年),范仲淹在京任秘阁校理。当时,仁宗皇帝虽已20岁,但刘太后还在垂帘听政,而且还年年让仁宗皇帝率百官在会庆殿为她跪拜祝寿。范仲淹认为事关国体和皇帝尊严,便给仁宗和刘太后上了一个折子。说:“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以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这还不算,干脆又上一折,请刘太后还政。范仲淹这下捅了马蜂窝,惹恼了刘太后,进京才一年便被贬到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任通判。

景祐元年(1034年)正月,身为右司谏的范仲淹,以“谏诤臣微敢殉身”的气概,极力谏阻仁宗废除皇后,第二次被贬知偏远的睦州(今浙江建德)。范仲淹到睦州后,在给皇上的《睦州谢上表》中写道:“臣非不知逆龙鳞者,掇齑粉之患;忤天威者,负雷霆之诛。理或当言,死无所避。”据理而言,虽死无悔,充分表达了范仲淹遭贬而不悔的信念和人格。

景祐二年(1035年)十月,范仲淹被朝廷从苏州召回,升任吏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权知开封知府。次年六月,范仲淹了解到宰相吕夷简任人为亲,结党营私的劣迹后,便画了个《百官图》呈给仁宗皇帝,图中附有文字说明,哪些官员是按朝制升迁的,哪些官员是吕夷简以私人关系提拔的,确切简明,一目了然,对吕夷简培植私党的行为进行了有根有据的揭露。被吕夷简反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那个时候的仁宗最怕大臣们结党,一怒之下第三次把范仲淹贬到饶州当知州。范仲淹到任后在《饶州谢上表》中云:“许国忘家,亦臣自信。”他在回赠梅尧臣的《灵乌赋》中,说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在给谢绛的诗中还表示“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

范仲淹虽因秉公直谏被三次贬官,四起四落,但却开启了北宋官场谏言论事的新风。朱熹说:“至范文正时,便大厉名节,振作士气,故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宋史·范仲淹传》评价范仲淹,“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其所说的“名节”“风节”,就是指范仲淹出于忧国忧民忧天下之心,直言极谏,敢做敢为的担当精神。范仲淹以其先进的理念、宽阔的胸怀、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当时士大夫公认的革新领袖。

范仲淹的担当精神光耀千秋,就是在当今时代,对于发扬党的三大作风、陶冶新时代担当精神、造就人民满意的公仆,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范仲淹知邓州时,他的好友郧乡尉黄通来访,临别,范仲淹送诗一首,写到:

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户系惨舒。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余。

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歔。五斗对万钟,所问道何如。

这是一首劝友诗,核心意思是:一个人不管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只要认真去做好有益于千家万户的事,心里就安然,就快乐。

话虽朴实,境界却非常高,是范公担当精神的具体化。古代先贤尚能如此要求自己和官吏,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特别是基层工作的同志,无论处在什么工作岗位,从事什么平凡的工作,都应当树立岗位担当意识,做好份内应该做的事情,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履行应当履行的义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只有牢固树立岗位担当意识,才能保持高昂的斗志,提升工作质效,通过自已平凡的工作,推动全局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