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原故事】走进乡村看振兴——张楼乡 守正创新更上层楼

2024-08-28 15:30:16 作者:王中献 王 璐 张银珍 张雪洁 潘 飞 来源:
分享到:

随着邓州市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展,张楼乡正逐步融入其中,华丽转身。

张楼乡历史文化悠久。有些人很是好奇,为啥叫张楼呢?原来呀,1369年(明洪武二年),一位名叫张渊的人由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因为他建有楼房,所以此地被人称作张楼。除此之外,吴集汉代村落遗址、明建黄渠河广济桥被命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优势突出。与邓州市城区仅一河之隔,焦枝铁路、G207、S248、S231穿境而过,距二广高速邓新站、郑万高铁邓州东站,车程均在半小时以内。

农业高质量提升。以门庙特色葡萄庄园、锞郑梨园和文营火龙果种植基地等特色种植业为龙头,大力发展集农业观光、农产品销售、特色餐饮等于一体的郊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服务业蓬勃发展。七里店汽车销售市场现入驻汽车销售及维修服务商户96家,其中,标准化4S店11家,已成为邓州市最大的汽车销售专业园区。

近年来,张楼乡荣获河南省文明村镇、南阳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等多项荣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张楼乡党委书记杨威说。

“博士村”

拿到村里发给的一万元奖学金,丁秋烁特别开心。

今年高考,丁秋烁被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7月31日,张楼乡大丁村党支部书记丁生红邀请丁秋烁前来领取奖学金。

“去年夏令营,我去了北京大学,我的目标就是那里。进入大学后我要加倍努力,争取考北大硕士。”丁秋烁坚定地说。

旁边的家长看到这番情景,纷纷前来“取经”。

丁秋烁的父亲丁茂,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

“我们老家就住在丁氏祠堂后边,闲暇时,经常带孩子探寻‘博士村’的奥秘。”丁茂侃侃而谈。

大丁村文化底蕴深厚,丁茂从小就给孩子讲解家族先辈们的事迹,树立学习榜样,激发内生动力。

崇文重教一直是大丁村的优秀传统,近代以来出过20个博士、23个硕士,是远近闻名的“博士村”。他们中,有中国第一批留洋博士、河南省第一个博士,与周恩来、邓小平一起在法国留学的丁肇青;有从美国归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代汉语词典》编纂者丁声树;有夫妻博士丁声蔚、宋烨;有兄妹博士丁伟、丁俊玲……

“博士村”学风浓厚,在大丁村七组村民陈秀文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陈秀文的大女儿丁珍妮从二本院校本科毕业后,顺利考入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

丁珍妮的逆袭,成了妹妹和弟弟心目中的“偶像”,俩孩子相互“攀比”着学习,比成绩,比进步,比谁考的大学好。2021年,妹妹顺利考入了华侨大学。2022年,弟弟也被河南理工大学录取。

陈秀文家走出了三个大学生,成为当地村民和学生眼里的“新榜样”。

“我们村祖上有很多有威望的名人,近几年也出了很多励志的孩子,这些都在我们村祠堂和村史馆里记录着。”丁生红说。

每逢假期,在大丁村村史馆里,不少村民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学习。这里有“博士村”的发展史,有著名博士事迹简介,有“重点大学学生风采”等内容,传承润物无声。

从2011年开始,大丁村每年都会给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奖学金。2015年,又通过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了奖学金数额:北大、清华奖励50000元,“985、211”奖励10000元,“双一流”奖励8000元,一本奖励5000元,二本奖励2000元。2021至2023年,全村共奖励大学生37人。

现在的丁氏祠堂是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丁村制作了丁氏家族家谱,免费分发给每家每户。这套家谱也成了大丁村向善向好、重学重教的好教材,既能教育后代,也能传承优良家风。

丁生红一直牢记着村史馆里张贴的名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全村上下积极营造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希望村里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我们也想早点把5万元的奖学金颁发出去。”丁生红笑着说。

“生态梨”

“支书,这可咋办?今晚上雨又下起来了,估计明天是进不去了,真怕梨又烂在地里。”

“你先别急,这会雨正大!明天早上雨一停,我第一时间到地里看看咋解决。”

7月30日晚,张楼乡锞郑村下起暴雨。河南水源福韵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彭风晓惦记着满树已成熟的梨子,连忙给锞郑村党支部书记丁生新打去求助电话。

第二天一大早,还在果园休息的彭风晓被外面的机械轰鸣声吵醒。

“彭总,这水一时半会下不去,只能动用机械排水了。”丁生新第一时间带着人到果园排水。经过两三个小时的紧张挖掘,果园的水慢慢下去了。彭风晓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果园面临类似难题,对于彭风晓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21年,梨树第一年挂果,因为连阴雨,没办法采摘外运,也没地方储存,一点点烂掉,损失惨重。

“要是有个冷库就好了。”彭风晓找到村里。最终,在村支两委的协调下,2023年,300吨库存冷库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眼下正值果园盛果期,彭风晓再也不用担心储存问题了。她还能根据市场需求,行市好的时候再卖梨。

从果园最初发展开始,因为灌溉、用电、修路、扩大规模等各种难题,彭风晓没少流眼泪。但她从没想过放弃,因为所有的困难,都抵不过她对种植的热情和对优质品种的信心。

“我们的梨产品不仅入驻邓州市名特优农产品目录,获得河南省知名农产品品牌,也荣获了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证书。我施的是牛粪等农家肥,针对病虫害采取的是杀虫灯、粘板、天敌等绿色防控技术。运用果园生草技术,把长势茂密的草割完后就地晒干发酵,改良土壤提高透气性,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我还用挑选剩下的小果制作农业梨酵素,增长树势、增加树的免疫力……”一说起梨园,彭风晓就滔滔不绝。从选品种进行培育,再到施肥、病虫害防治,她有着自己的独家秘籍。

原本在梨园打零工的雷心峰在彭风晓的鼓励下,也种起了梨树,“我们现在有中梨四号、绿宝石、秋月、山农酥等十几个品种,从七月份到十月份每月都有不同品种的梨上市。我就是看中了梨的品质好,管理方式不一样,也尝试着种植,目前发展到14亩地,今年计划扩大规模。”

“市场占比最终靠的是品质说话,要想梨的风味好,就必须做到绿色有机、纯生物,才能实现梨的口感独特。”一直给与彭风晓技术指导的河南省农科院专家张四普,深知彭风晓的成功秘诀。

“这是我专门定制的礼盒,也可以称为‘水果集装箱’,每个品种的梨我都放一枚,让顾客一次消费可以品尝到不同风味,一定会受市场欢迎的。”正在和工人们一起进行鲜梨分拣、装箱的彭风晓,向前来定制中秋礼盒的超市采购人员展示着她的水果礼盒。

“接下来,我会借着锞郑村独特的区位优势,扩大规模,培育更多的优质品种,发展好休闲采摘和研学,带着大家共同致富。”彭风晓说。目前,她的果园面积近三百亩,硕果累累。

“梨园规模扩大不仅给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彭总还无偿提供技术、销路,带动近30户村民也跟着种植。梨的口味好,市场供不应求。到了盛果期,亩产能达8000到10000斤,产量起来后,咱们本地市场、超市都可以上货。”展望着美好前景,丁生新喜不自禁。

“大舞台”

“在家尽孝心,出门讲诚信,心胸坦荡走四方,路平风也顺……”在张楼乡吴集村文化广场上,《四德歌》优美的旋律响起来,村文化合作社队长张云杰一遍遍示范、讲解。来自村里的文化爱好者跟着节奏不停练习,劲头十足。

“以前乡亲们吃过晚饭,要么是打麻将,要么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议论张家长李家短,实在无聊了,就用手机打发时间。自从有了这个文化广场,大家每天到这里来扭一扭,有事一起商量,邻里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张云杰说。

建设这个文化广场,并不是一帆风顺。

2017年,村党支部书记徐建霞和村干部商议,村民日子越过越好,可村里没有活动阵地和休闲场所,建个文化广场,可以丰富大家的闲暇生活,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当即,徐建霞便组织召开村委会商议此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同的声音随即而来。

几轮会议开下来,部分村民不仅不买账,还抵触情绪高涨。

无奈之下,徐建霞找到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在外乡贤,前去沟通协调。

“这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等广场修好了,安装好健身器材,老人孩子们也都能来这里锻炼身体,咱们也能在这唱唱跳跳,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别的村羡慕还来不及……”

经过几番沟通,村民们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的大力支持,徐建霞终于松了一口气。

盛夏时节,吃过晚饭,村民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去往村文化广场。

村民王雷带着老婆娃子来到广场上,媳妇跟着广场舞队跳健身舞,孩子们在一旁打乒乓球。王雷和大家围着桌子坐着,对村委会有啥建议,邻里有啥纠纷,哪处水管该换了,哪段路被水冲了……好多小事儿,大家在广场上商量商量就解决了。

“娃们都去外地打工了,留我一个在家带孙子。前两天下雨屋顶漏水,我在广场上闲说了两句,第二天雷娃们就带了家伙给房顶收拾好了。”村民吴大娘感激地说。

文化广场建好以后,徐建霞又积极谋划,利用村公益基金,为村文化合作社购置了演出服装和道具。村里还请来专业老师,指导排练。

“服装统一了,我们打起腰鼓更有劲了。马上中秋了,我们准备的节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着,争取让大家度过一个欢快的团圆日。”合作社队员苏小红兴奋地说。

每逢传统节日,村文化合作社都会自编自导自演舞蹈、戏曲、情景剧等节目,把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党的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自从加入合作社后,不和家里吵架了,邻里矛盾也少了,还能为村里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心情舒畅多了!”村民马兰笑着说。

以前的马兰可没有这样的开朗。没来合作社跳舞前,马兰患有乳腺癌,做完手术,化疗后头发脱落,人异常自卑,不愿和人交流,经常把自己封闭在家中。在张云杰的鼓励和陪伴下,马兰渐渐地走出低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吴集村文化广场上,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孩童,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甩手、扭腰、阔步……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拦路虎”

在张楼乡茶庵村邓州市方正彩印纸箱有限公司(下称“方正彩印”)内,一条总长120米的5层瓦楞纸板生产线正在安装。生产线还配套制胶机、打包机、锅炉等设备,总投资2000余万元。

看着连在一起的厂房,方正彩印厂长许征憧憬着未来:等开始生产了,邀请娃哈哈、农夫山泉等大型企业过来验厂……

“刚来的时候非常没把握,十多年来,是张楼乡和茶庵村给了我信心,一次又一次帮助企业除掉‘拦路虎’。”许征感慨万分。

2011年,企业生产急需扩张,方正彩印选择在张楼乡茶庵村落户。实地查看规划的厂房用地后,许征却犯了难。“在方方正正的规划区域内有一座刘氏祠堂。如果能把祠堂搬迁走,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谁也别想动祠堂的主意。”一听说让把祠堂搬走,守护祠堂的老者气势汹汹。

时任茶庵村党支部书记李士东了解情况后,多次和村内刘氏后人商谈。

商谈无果,场地平整进展缓慢,导致厂房建设不能如期推进。项目随时有“黄”掉的可能。

方正彩印高层萌发撤资念头,打算把项目建到其他县市。

闻讯后,李士东当即组织召开村委会,协商解决祠堂搬迁问题。半月内,村里动员老党员、村干部、在外乡贤等10余人,与刘氏家族代表进行商谈。

“工厂投产后能解决村里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时任邓州市邮电局局长刘荣雪多次回村,和刘氏家族人员商谈祠堂搬迁事宜。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由方正彩印出资建设与老祠堂规模一样的新祠堂一座,同时方正彩印承担搬迁所花的一切费用。

2013年,一期厂房建好后,方正彩印上了一条2层瓦楞纸板生产线。

10余年来,公司生产的水印纸箱、彩印纸箱、礼盒、卡盒等产品,物美价廉,获得了市场青睐。企业逐步与广药王老吉、想念食品、南阳三色鸽、宛西制药、金星啤酒、仙鹤纸业等厂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年生产彩印纸箱、水印纸箱5000万个,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年销售收入1.2亿元。

“按目前企业现状,产品是符合大型企业供货要求的,但就是生产量上不去。”许征寻思着,何不上一条5层瓦楞纸板生产线呢?只是,一条5层瓦楞纸板生产线总长120米,往哪里安放呢?

如果把一期和二期项目连接在一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可是,一期和二期之间有一条100余米的水泥路,这条水泥路是去往茶庵小学的必经之路,也是茶庵小学往南的唯一道路,村民会同意改道吗?

得知企业需求后,茶庵村相继组织召开村组干部党员会、两委班子会、村委会、村民小组表会等会议,讨论茶庵小学往南道路改道问题。

“作为梁家往北连接耕地的唯一道路,改道后不方便。近百年的路,关系到几千村民的后代教育问题,关系到民生,坚决不同意改道。”村民代表梁会奇斩钉截铁地说。

“我也不同意。我们西半部分村民去学校绕远了不少。”党员刘文博讲道。

……

“听说,企业土地使用手续完善后,将为咱村的失地农民缴纳养老保险,到60岁了还能领养老金,是不是真的?”14组组长梁恒关切地问,企业建厂占用该组土地较多。

“这事儿不假。马上就能实现了!”茶庵村党支部书记田玉杰说。

2024年5月,茶庵村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讨论道路改道问题,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同意道路改道。

为不影响学生上下学,施工队在7月份学校放假后,才开始施工。现在,沿着方正彩印围墙,一条崭新的L型水泥路已施工完毕。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马兰为化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