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开年复工复产时,启动生产线、采购原材料等各项费用支出巨大,公司现金流一度紧张,好在政府金融部门积极协调,我们公司在中国银行邓州支行成功融资600万元,这才彻底解决了复工复产的资金难题。”邓州市瑞皓保温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吕海珍难掩兴奋地说。
当下,在南阳市全力推动经济工作“开门红”的关键节点,我市积极响应号召,紧扣“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发展主线,以项目建设为重要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力求在一季度实现经济发展的“开门红”,为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筑牢根基。而金融服务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在助力邓州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满工达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畅通金融血脉 助力企业开足马力
走进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邓州市蜂润万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流水线上,传送带飞速运转,一箱箱产品被工人熟练地码放在运输车上。春节过后,随着相关产业链的全面复工复产,蜂润万家的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然而,企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现金流不足成为制约其扩大生产的瓶颈,原材料采购受限,企业满工达产面临较大资金缺口。
“要按时完成订单,当前的资金缺口导致产能跟不上,按时交货难度很大。”蜂润万家总经理刘峥道出了企业的困境。得知企业的资金需求后,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迅速行动,积极组织银行机构开展“一对一”入企服务。工商银行邓州支行依据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实际资金需求,开辟绿色通道,仅用3个工作日就为蜂润万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放贷款300万元。
这笔及时到账的资金,让企业得以顺利采购原材料,开足马力生产。刘峥信心满满地说:“有了金融助力,企业满工达产有了保障,我有十足的信心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所有订单。”
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复工复产的积极效能,助力邓州经济“开门红”,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多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企业复工复产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专场政银企对接会、“一对一”入企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为银行与企业搭建起高效的对接桥梁,全力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截至2月底,已累计开展政银企对接会、政策宣讲会达20场次,“一对一”入企服务百余次,达成融资意向3.4亿元,成功帮助52家企业获得融资1.5亿元,切实为企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创新金融服务 破解产业融资难题
在邓州市欣丰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械声轰鸣,一排排自动化织机整齐排列,高速运转,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欣丰纺织作为招商引资进入我市的企业,在土地、厂房等方面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但随着企业发展,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日益迫切,资金短缺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我们纺织企业有‘重设备、轻资产’的行业特点,常规的银行贷款融资模式很难满足我们的生产经营需求。”该公司总经理唐炳华无奈地说。
为破解这一行业性融资难题,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积极作为,该中心主任薛贤介绍:“我们积极引导各银行机构深入化纤纺织企业开展调研,努力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工商银行邓州支行推出的“纺织服装贷”,就是为支持化纤纺织和服装生产行业量身打造的专属金融产品。该产品具有纯信用、无抵押、不担保的特点,同时利率优惠、手续简便、审批快捷。自2025年2月份获批以来,已为9家企业投放贷款200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纺织服装贷’,我们仅用一天时间就拿到了30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资金,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了。”唐炳华难掩喜悦之情。
精准施策 强化金融保障支撑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恰似“水”与“鱼”的关系,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实体经济才能稳健前行。在我市全力冲刺一季度经济“开门红”的进程中,邓州金融人积极作为,步履不停。
我市持续聚焦企业融资需求,坚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各银行机构纷纷组织人员深入开发区、产业园区和各乡镇(街、区),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复工复产进度以及面临的资金需求和困难,为企业“把脉问诊”,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破解资金周转困境,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各银行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简化业务流程,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薛贤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坚持政银企对接机制,为银行和企业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对接平台。同时,鼓励各银行机构强化创新力度,推出更多贴合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实际的金融产品,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为全力冲刺全市经济‘开门红’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