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菊花大姐”的公益健走队

2025-03-31 09:59:42 作者:肖晨曦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晚上七点,夜幕降临,市体育场已响起整齐的脚步声。近500人的健走队在领队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有节奏地行进,队伍中有人背着计步器、有人戴着运动手环,领队手持喇叭喊出节奏:“迈开腿,管住嘴,健康体重不掉队!”他们的口号声充满了力量,驱散了白天的劳累,成为我市开展“体重管理年”系列活动鲜活的注脚。

队伍“激增”

从“散兵游勇”到“健步大军”

“2022年刚组队时,我们十几个人,都是受‘三高’或者腰椎问题的困扰‘同病相怜者’,互相约着作‘遛弯搭子’。”健走队发起人李桂菊介绍说,“大家约定每晚七点碰头,互相监督。”

走路也得科学,李桂菊不断对比各种健走方法,请教专业的健身教练和体育指导员,最终选定简单易行、适合超重、关节退化人群的一套走路方法。随后,又延伸了走前热身、走后拉伸,在摸索了一整套成熟的健走流程后,这个“散兵队伍”初见雏形。

从无序到有序,从松散到集中,也从自发到自觉。2年时间,我市菊花骏马公益健步走队伍规模也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为“百人方阵”,从而形成逐步规范的“健步大军”,甚至衍生出专业教练、急救员、后勤保障的分工。

“我们每晚固定健步走人员300人左右,加上有不少市民自发加入健身队伍,现在每晚参与健走的人有500多人。”李桂菊说起现在的健走队伍,脸上满是自豪。健步走队友也亲切地称她为“小菊花大姐”。

指标正常

完美的“健走成绩单”

“体检报告就是我的‘健走成绩单’!”60岁的队员齐文亮掏出手机展示着自己体检报告,加入队伍前,他因久坐办公室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血压值一度飙至160。持续两年夜走后,腰围缩了,血压也稳定在115左右。

“以前退休后总在家看电视,现在每天和队友边走路边聊天,家长里短的聊开了,心情就好了。”

“过去我一个人散步总坚持不下来,现在跟着队伍走,每天5公里轻轻松松。”

说起健步走的好处,队友们深有感触。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他们一点一滴的变化让身边的人看在眼里,更多人加入健步队伍。

自加入健步走队伍后,队员们的话题变成了:“今天你走路了吗?这周瘦了吗?”通过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为健康加分。

群体“破圈”

从“银发族”到全民运动

过去,健走队常被视为中老年人的“专利”,但如今这一标签正在被打破。今日邓州走访发现,市菊花骏马公益健步走队里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加入队伍,甚至出现“亲子健走团”“情绪减压队”等群体。

“我每天坐办公室、站讲台超过10小时,腰椎颈椎都报警。跟着健走队活动一小时,精神状态也好了。”32岁的老师丁美云感慨道。

像丁美云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健走队的“年轻化”,成为我市全民健身意识觉醒的缩影。

政策“加码”

催生运动多元化生态

健步走作为一种低强度有氧运动,只是多种健身运动的选择之一。随着我市“体重管理年”系列活动的推进,单一运动正演变为“组合拳”。

巾帼门球比赛、“世达杯”乒乓球比赛……近年来,市体育中心开展多样化的运动比赛,引导居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同时,深化“体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常态化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在多个小区新增智能健身器材等举措,带动了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

太极拳、舞龙、门球……多种健身运动遍地开花,更多市民可以在专业的指导下,因人而异参与体育活动,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推动我市居民健康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从一支健走队出发,当城市空间为运动热情“让路”,这场始于“健康管理”的行动,正悄然推动更多人走出家门、甩开压力,在汗水中寻回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