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70.11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59亿元,同比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66.02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53.50亿元,同比增长8.4%。
本中心消息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盯紧经济运行态势不松劲、抓牢经济发展目标不懈怠,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上半年全市经济迎难而上、顶压前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70.11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59亿元,同比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66.02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53.50亿元,同比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7:24.5:56.8。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畜牧业平稳增长
上半年,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低于南阳市0.3个百分点,居南阳市第11位。夏粮生产小幅减产。受干旱和高温干热风复合灾害影响,上半年,全市夏粮产量同比下降3.8%,与南阳市平均降幅基本持平。畜牧业养殖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80.24万头,同比增长2.7%;牛出栏3.87万头,同比增长3.8%;羊出栏20.7万只,同比下降10.7%。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多数行业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高于南阳市4.9个百分点,居南阳市第2位。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8.9%,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超六成行业同比增长。全市28个行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64.3%。主导产业支撑强劲。纺织服装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9%,生物基合成材料业增加值增长89.5%,三大主导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长10.9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增势良好
消费潜力继续释放
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效。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7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一季度1.2个百分点,高于南阳市0.6个百分点,居南阳市第6位,较一季度前移6个位次。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0%,较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升级类商品实现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和金银珠宝类等行业零售额同比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分别增长37.0%、34.8%、34.0%。
固定资产平稳增长
工业投资拉动明显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3%,高于南阳市0.1个百分点,居南阳市第8位。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2.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9.9%。工业投资拉动明显。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2.7%,高于南阳市20.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显著增长。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3.6%,较一季度加快8.5个百分点,高于南阳市12.2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运行稳健
就业形势总体较好
财政收支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17亿元,同比下降8.7%,增速高于南阳市1.3个百分点,居南阳市第4位。其中,全部税收收入完成8.59亿元,同比下降6.0%。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76.8%,较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36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民生支出31.39亿元,同比增长10.9%。金融市场保持稳定。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62.6亿元,同比增长10.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71.8亿元,同比增长6.4%。就业水平总体较好。据人社部门数据,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68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7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0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7.37%、98.77%、53.33%。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但也要清楚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部分行业、部分领域依然承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有效需求,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