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聚宝盆” 美生态富百姓――我市林下经济发展掠影

2018-08-18 18:20:03 作者:高 爽 通讯员 余建基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生态旅游等复合经营产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单一林业向复合林业转变

为提高林业综合效益,稳定增加林农收入,市林业局通过加大扶持、培育典型等措施,巧打“林下经济”牌,大力开展林菜、林畜、林粮、林药等多种复合型生产经营。在省、市各种奖补政策的推动下,我市大力发展国家储备林和经济林,目前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10万余亩。

发展林下经济是弥补林业投入不足的有效手段,林业生产具有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的特点,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在林地空间合理利用林下资源,既可以“以耕代抚”,促进林木生长,节约森林经营成本,也可以“以短养长,长短结合”。

同时,利用林下闲置土地和空间资源,大力发展林业立体经营,实现从单一林业向复合林业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林地产出率,进而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发展精品林下经济

自2000年以来,我市林农就有发展林下套种南瓜、小辣椒、花生、中药材、林下养殖的历史,但因受规模、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导致效益不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

近年来,我市整合力量,科学规划,改变林农单一的木材生产模式,把农村的多种经营项目转移到林下,激发林农的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使农民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实现增收,培育了一批典型的林下经济大户,种植出决明子、半夏、益母草、白芍、牡丹、苔草等林下经济作物。

赤松茸俗称益肾菇,该菇系联合国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邓州市昊洋园林花卉有限公司,在林下种植赤松茸项目。

“每亩赤松茸需要菌种、秸秆、劳动力和水电费等需投入6000余元。每亩可产赤松茸5000斤左右,按均价3元每斤计算亩产值可达1.5万元,实现净利润9000余元。”该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赤松茸的种植有利于保护环境,每种植1亩赤松茸需要玉米秸秆1万余斤,利用玉米秸秆粉碎处理来种植赤松茸,变废为宝的同时,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难题,节约了环境治理的成本。同时,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消除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止土壤板结,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

森林旅游成时尚

一棵棵树木根深叶茂,一株株绿植苍翠欲滴,一架架风车色彩斑斓,各式各样的玩具、设施在繁茂的林间显得格外亮眼,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这是近日,记者在市永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奇彩风车庄园看到的景象。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林家乐、开放型休闲林地,林下经济出现了森林休闲旅游(森林景观利用)等模式。森林旅游业辐射力强、带动面广,涉及农业、林业、交通、制造、商业、住宿、餐饮、信息等,可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发展。

“赏森林美景、吸新鲜空气、品农家小菜,正成为城里人喜欢的休闲方式。奇彩风车庄园依托生态植物园而建,是集苗木种植、青少年教育培训、观光休闲、娱乐体验、美食品鉴、科普展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景区,这样的尝试让林下经济初见成效,也为公司探索林下经济开拓了新方向。”该公司董事长鲁丰阁对记者说道。

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培育了林下产品、丰富了百姓的餐桌,创造了更多的森林休闲游憩场所,而且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我市林下经济产业基础薄弱,起步晚,林地面积有限,虽然快速发展,但与市民百姓对绿色邓州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扶持力度,就如何实现林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如何利用林下经济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林业的支撑服务作用。”市林业局局长肖宗全说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