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我惊喜地发现,因为有了《今日邓州》报,我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幸福。
我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学的是农学,毕业后长期在乡镇工作。本来个人的文字能力就欠缺,平时又疏于学习,再加上从事基层工作动腿动嘴多,动笔动手少,因此,我一直害怕写文章。2013年,我调入市政协工作,需要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这对我来说极具挑战性。
我开始积极地进行调整,一边读书读报学习,一边向周围的人请教。可毕竟自己没有基础,学起来很困难,便期盼着有专门的培训来提升自己。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了。去年年底的一天,办公室李主任通知我说:“市委宣传部近期举办通讯员培训班,你去参加吧。”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人过四十不学艺,我四十多岁的人了,又没文字功底,我不去。”“你不是一直渴望有机会参加培训学习吗?”一句话,戳中了我的软肋。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好像已经淡忘了自己当初的愿望。
带着复杂的心情,我以旁听者的身份走进了培训班。两天的学习很快结束了,可培训班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却不时在我脑海中闪现:冯兴阁老师所列举的一新闻作品,蒋宁宇老师拍摄的一张张新闻图片,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当我再一次拿起《今日邓州》报时,我开始当起“行家”、看起“门道”:从前一目十行,拿起报纸随手翻翻,草草浏览了大标题即可,现在,我注意到了新闻的五要素,也开始留意标点、措词、语句等方面;以前面对报纸上的图片,一窍不通,看都不看,现在拿起报纸,我学着从摄影的角度去分析图片的内容、欣赏图片的美感。渐渐地,我有了自己动手写文章的冲动。
一次,陪同领导去看望退休老同志后,我怯怯地掂起笔,按照培训班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写了一篇小稿子。令我没想到的是,稿件竟然在《今日邓州》报上刊登了!这一次成功,消除了我对写作的畏惧情绪,增强了写作信心。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留心身边的人、事、物,从单位开展的工作,到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小情,都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不停地写呀写,一篇篇稿件发送到《今日邓州》报的电子邮箱。经过不断地努力,我喜欢上了新闻写作,不仅在《今日邓州》报上发表了新闻作品,还发表了几篇千字散文。我深深地感谢《今日邓州》报给我提供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
《今日邓州》报也正在悄悄地改变我的生活。每天,像与好朋友约会一样,我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今日邓州》报,先看看一版的邓州要闻,了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再看二版的综合新闻,了解社会热点和部门工作开展情况;三版的政教科文、理论园地,是我现在需要耕耘的新园地;四版的风土人情、小说散文等,反映社会发展、书写人生经历、抒发心灵感悟,总能激起我的心灵共鸣。除此之外,吸引我的还有四版的美图,我学会了发现身边的美、欣赏身边的美。一颗封闭沉闷、孤单压抑的心正慢慢变得温暖、阳光、火热。以前的我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荒废了许多时间,现在的我惜时惜分,读书、看报、学习成了我的必修课。从前回到家中,我和家人各自拿起手机,家中冷冷清清,现在的我们以报为友,彼此分享阅读心得,家中暖意浓浓。
此刻,我要大声说出来:与《今日邓州》结缘,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幸福,我要和她成为一生的朋友!
(作者单位: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