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强:脱贫路上的“领头雁”

2018-07-24 21:10:48 作者:潘 飞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孟楼镇耿营村的周元强在当地算是家喻户晓的“能人”。提起他,村民都会翘起大拇指夸他是“周万能”。今年41岁的周元强是孟楼镇耿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2014年以前,他在老河口做建筑生意。2014年,村委换届选举时,他回来任村主任,2016年任村支书。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在外打拼的“包工头”,转身成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增加村民收入

为发展生态农业,周元强多次自费到潜江等地实地考察,多次请专家来耿营村进行指导,积极发展耿营村稻虾混养项目。该项目符合孟楼镇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位于该镇东南部,距镇区2公里,总面积1400亩,共需开挖36个标准稻虾养殖池,总投资1600万元。项目由江西省小龙虾基地专家提供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信息服务,建成后年产小龙虾160吨、优质水稻490吨,效益达900余万元。去年9月,项目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

稻虾混养项目利用龙虾生长与稻田之间形成可循环的生态链,使用优质丹江水,减少稻田施肥,杜绝农药使用,生产出高品质无公害水稻和味美优质的天然无公害龙虾;投资大,收益期长,在“三权分置”实现后,配套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形成“大方田”,才能实现规模发展,并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稻虾混养项目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集优质稻米生产和龙虾养殖、销售、品虾、钓虾为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增加农民收入。

帮助村民就业

去年2月,周元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立邓州市遥迪农机服务合作社,合作社占地10.8亩,建有车库23间,维修车间3间,办公室11间,农机46台。周元强根据农户要求,开展统一供种供肥、统一农机作业,减少农户种地成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合作社成员的收入高于区域内其他农户平均收入达40%以上。

同时,他自掏腰包请专业人员培训周元朋、安庆薄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熟练驾驶车辆作为合作社的农机手,为耿爱焕等10余名有劳动能力的妇女提供工作岗位,安置周元红、周青海、周元恒等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在合作社里工作,安置刘广敏、耿祥定等一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合作社就业。耿营村有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周元强的带领下,大部分加入到农业合作社里,通过辛勤劳动,实现了致富的目标。

周元强注重学习研究新形式下农业农村政策,积极配合该镇党委、政府开展工作,综合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全村经济。全面完成了“三权分置”改革,全村共签订流转合同496份,流转土地5226亩,在全镇率先完成了改革工作,新增耕地118亩,找出耕地498亩,村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

为贫困户撑起安全的“家”

周元强告诉记者,他在该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探索推进农户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实施宅基地有偿退出,复垦闲置土地,盘活集体资产,在保证农户权益的前提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目前,该村老旧房屋拆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正有序进行,全村已腾地180余亩。统一建设了安置房60间,专门用于五保户、低保户和贫困户安置,总面积1440平方米的扶贫搬迁安置房已投入使用。该项目去年8月份开始建设,今年2月份投入使用,共入住五保户18户共18人,入住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34人。

该村贫困户周元朋说:“周书记排除万难成立农业合作社,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去培训,为我们安置工作,给我们每户都带来了不少收益。”村民刘广敏说:“土地流转后,每亩地有600元的固定收入,加上我在合作社干活,每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村里又给我们盖了安置房,生活一天天会好起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