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了。细想走过的路,与新闻的结缘,我还真得感谢《南阳日报》。
20多年前,高考落榜的我本想再复习一年,但看看当时贫困的家境,只好放弃。后来又想当兵、教书,机会却一次次从身边溜走。我像一只断线的风筝,迷茫、寒冷、惊惧不时袭上我的心头,令我不知所措,寝食难安。
几度风雨,几度风霜。经过苦苦思索之后,我终于拨开云雾,豁然醒悟:生命原本就是与命运抗争、与苦难搏斗的一个过程!凭着对文学的痴迷,在干完农活儿后,我一头扎入书堆里苦读。悄悄地拿起手中的笔,我在稿纸上涂划着,做着长长的文学梦……虽然寄出的稿件多是泥牛入海或是千篇一律的退稿签,但我依然坚信:只要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一定会有收获!
一天,我惊喜地在《南阳日报》“白河”副刊上看到自己的散文变成了铅字。除此之外,我还收到了编辑老师热情洋溢的信,就像在寒冷的冬夜里得到火炉的温暖,就像在炙热的沙漠中听到水滴的声音,我热血沸腾,泪水顺着脸颊无声地流了下来。我永远铭记那憾人肺腑的教诲:不必埋怨命运,只要不断追求,让生命充实起来,便能创造出自己的命运;走出低谷,前面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就是这一个偶然的契机,使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奋进的信心。
一个冰雪消融的初春,经人引荐,我带着本人在《南阳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新闻作品,顺利地被市地名办公室聘为编辑,从此,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闲暇之余,我继续舞文弄墨,向《南阳日报》等报刊投稿。三年后,我又到裴营乡政府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20多年来,我先后有千余篇新闻、文学作品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采用,先后获得省地名科技成果一等奖及地市新闻报道奖60余次,多次被《南阳日报》及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因成绩突出,我由聘用人员转为国家干部。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南阳日报》“白河”副刊对我的启蒙和帮助。我要深情地说一句:《南阳日报》,没有您,也就没有我事业上的成功! (作者单位:裴营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