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刘吉来时他刚好骑着电动三轮回来,车上拉了一车构树叶,见到有人来访,刘吉来一瘸一拐地从车上下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屋内,桌子、凳子甚至墙壁上几乎都找不到一点污迹。
“看你腿脚这么不方便,家里收拾得挺干净的!”“虽然日子过得不好,但是家里收拾干净了,活着才有精气神。”在你一言我一语之间,刘吉来的话匣子就慢慢打开了。
在没有成为贫困户前,刘吉来是村里的包工头,日子过得还算富裕,然而2009年的一场灾祸,让他高位截瘫,在病床上躺了整整一年,医疗费越花越多,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当中。当时医生告诉他能站起来的几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但是刘吉来没有放弃那百分之四十的可能,他每天坚持锻炼,迈着艰难的脚步,一步一步让自己站了起来,虽然常年拄着拐棍,但是他不认命。
“人就是活那几十年,得活得有意义,我不能倒。如果我倒了,家就倒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我现在能给他们创造多大条件就创造多大。”虽拄着拐棍,但是刘吉来说话掷地有声。
只要人有志气,未来的路就不会黑暗。
2016年,刘吉来享受了该镇到户增收自主实施种植养殖项目,成为了当时享受该项目的90户贫困户之一,也是后来发展养殖特别突出的一个。
当时,刘吉来养了4只羊,虽然是行动不便,但是他克服身体不便用心养殖,到2017年底,4只羊已经发展成了28只,当年年底卖出了13只,增加了收入1万余元。
“白牛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着重致富理念引导,加强贫困户责任心和感思教育,积极灌输‘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脱贫理念,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使贫困户摆脱‘等靠要’思想,燃起脱贫致富的斗志,早日实现小康。到户增收项目在我镇贫困户脱贫致富道路上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白牛镇副镇长霍哲说。
随着刘吉来养羊的数量增多,不仅环境卫生需要改善,小羊圈也急需变成大羊圈。在镇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和天麟肥业的帮助下,为他筹集了羊圈修缮款共计7000元。
刘吉来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利用这笔钱把羊圈修好,把卫生搞好。同时为了扩大效益,他准备改进品种,提高羊的质量,刘吉来自己设计了一座标准化羊圈。这座羊圈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家的养圈特别干净整洁,现在已经初具规模,羊圈里20多只羊正在悠然自得地吃着草。
“刘吉来是我们全村贫困户的典型和榜样,扶贫工作中遇到‘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户时,我们就把刘吉来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光军对前来采访的人说。现在,刘吉来已经成为刘楼村贫困户想要脱贫致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