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公婆只是我应尽的责任”――记我市2018年“孝心儿女”、市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闫静

2018-05-30 20:45:53 作者:刘 钰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其实我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孝敬公婆只是我应尽的责任,得到这个荣誉,我感到非常激动和不安。”5月22日,我市2018年“孝心儿女”、市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闫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

      2008年,闫静与丈夫周秋凤结婚。十年来,闫静始终用孝心伺候着生病的公婆,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2018年,闫静被市妇联评为邓州市“孝心儿女”。

      刚走进这个家庭时,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闫静曾和公婆产生过矛盾和分歧,但她不计较、不记仇,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他们,在说话的声音上尽量放低一些,用商量的语气,和颜悦色地和他们开诚布公地交谈,经过一段时间心与心的交流,公婆彻底地接纳了她。十年来,闫静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身体的左手和右手一样,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也一直视她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比亲闺女还要亲,有些话宁愿说给她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儿子,闫静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婚后的第一个母亲节,闫静看到婆婆郝云珍平时省吃俭用,舍不得给自己添置衣物,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母亲节当天,她二话没说给婆婆买了一双皮凉鞋。看到闫静买回来的新鞋,虽然婆婆郝云珍一直跟她唠叨说不用买,用不上,但闫静能感受到婆婆内心里是真高兴。从那以后,婆婆郝云珍出门见到邻里,逢人就夸:“看,这是俺儿媳妇给买的皮凉鞋!”

      “人们常说,天下最难相处的是婆媳关系,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始终认为‘家有一老,胜似一宝,’在与公婆的相处中我付出了,但也得到很多温暖和幸福。”闫静开心地说。

      2010年7月,闫静的公公被检查出患上了贲门癌,她考虑到郑州的医疗水平比较高,就鼓励丈夫把公公送到郑州治疗,在那里做手术会更放心。其实,当时闫静已经怀孕七个多月,行动十分不方便,也是非常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可她毅然劝说丈夫周秋凤放心带着公公去治病,并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给了丈夫。在公公在住院治疗期间,闫静强忍着生理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恐惧,每天拖着笨重的身体上街买菜、买面条,自己照顾自己。有两次她差点摔倒在卫生间,但她忍着没给丈夫打电话,害怕影响公公治病,不愿让丈夫担心家里。

      2012年夏天,婆婆郝云珍对吃了十几年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产生了抗药反应,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居高不下。闫静就把一岁多的女儿寄放在自己父母家里,和丈夫一起带着婆婆辗转襄阳、南阳、郑州等地,到处求医问药。

      婆婆郝云珍看闫静夫妇二人为自己东奔西走,求医问药,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她就装着不耐烦的样子说:“别看了,别看了,反正看了这么多医生也看不好,还不如回家等死算了。”可闫静却始终不肯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郑大一附院寻得了一名专家,婆婆郝云珍吃了专家的药后,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精神也渐渐变好了,以后再也不说寻死觅活的话了。

      闫静经常说:“我相信付出就有回报,家中琐碎的小事很多,只要爱自己的家人,只要相互之间多一份谅解,多一份宽容,家庭就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2014年12月,公公又被检查出患上了直肠癌,闫静就请假和丈夫一起陪同公公到郑州治病,在医院里,不管是跟医生沟通病情还是照顾公公的生活起居,闫静都耐心细致,不厌其烦。住院期间,主治医生、护士和病友们都以为闫静是她公公的亲女儿。后来,公公去世,婆婆郝云珍心理上很难接受,闫静就经常跟婆婆交流、谈心,并且抽出时间带婆婆出去旅游,换换环境,换换心情,经过闫静长时间耐心地开导,婆婆心情好了很多,慢慢地从那件事中走了出来。

      时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一个人前行的脚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照顾公婆的时间并没有让闫静感到厌倦,反而更加执着认真,她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呵护和温暖着老人的心房,用自己独有的情和爱成为老人心目中的“好闺女”,老人身边的“小棉袄”。闫静用自己的言行传递出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为创建和谐美满的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这一次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这既是对我的鼓励,又是对我的鞭策。我觉得孝敬老人是我们年轻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要永远发扬下去,还要把这种美德传承给我的两个孩子。”采访结束时闫静对记者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