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大地,生机勃勃,五月的天空,明媚蔚蓝。走在乡间的小道上,放眼望去,满目翠绿,甚至还有一丝丝树木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国储林、生态廊道、平原林网,一片片翠绿镶嵌在穰原大地与蓝天白云相映生辉。
近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大片的林地没有想象中的杂草丛生,树干上也没有虫害病害,这是如何管护的呢?又是如何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呢?“要想成活率高,栽种很重要。每种树都有自己的习性,要掌握好这些就成功了一半。而近段的主要工作就是除草,必须要人工除草和药物除草相结合,像治虫就要用针管直接往树干里打药,喷洒是没用的。”市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培恩告诉记者。
在张村镇梁庄村,看着成排成行的柳树、榆树和法桐长势喜人,根深叶茂,种植了300多亩国储林的林农王德玉兴奋地说:“以前种庄稼收入不高,这两年改种树后,我还在树的间隙里种上了艾草,增加了收益。”
我市国储林项目从2017年启动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来自湖北的老夏就是其中的一个。老夏操着一口湖北味儿的河南话,他成功中标了我市十林镇习营村700多亩的国储林项目,共计栽种6万株树苗,成活率高达99%。在他的林地里,去年的树苗已经郁郁葱葱,正等着专家团队来验收,而今年新移栽的树苗也是生机勃勃。
“我原来一直都在做林木这一块,正好遇见邓州的国储林项目,投资环境也好。林业发展公司的同志们帮我协调土地,把好树苗的质量关,并定期来做技术指导,有了问题他们随叫随到,真是帮了我大忙,也让我省了不少心,接下来我准备在林间套种风景树。”老夏告诉记者。
植树造林,三分栽树,七分管护。为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成长一棵”,提高造林成活率,坚决消除植树绿化“重栽轻管”现象,确保栽植的树苗尽快成活,在市政府的支持下,2016年8月我市成立了市林业局下属单位——林业经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成立以来,在造林环节,严格造林技术规程,组织技术骨干巡回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新植幼树抚育工作,指导造林业主根据天气和苗木生长状况,适时浇水、封土、补植补造。市林业局协同林业发展公司因情制宜,强化督查,质量、管护同步跟上,把加强栽前绿化技术培训和栽后巡查管护作为提升绿化成果的有效举措。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共完成8.43万亩造林任务,储备林占4.7万余亩,而今年我市造林任务4.5万亩,其中重点项目国家储备林3万亩,目前完成3.1万亩,已超额完成。国储林重点发展区域为湍、刁、赵、严四大河流、引丹干渠及高速等干线公路两侧、主要水库和村庄周边区域,这些储备林和生态廊道、平原林网、防护林以及经济林逐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格局。
在习营村生态林中记者看到,林业工人正在小心翼翼为新栽的树苗输“营养液”;文渠镇得子桥两边的生态廊道林里,工人正在用除草机除草,去除一些高大繁茂的草类,接下来再喷洒除草剂,连杂草一并除掉。一幅幅一幕幕植树护树爱树的画面出现在记者眼前,让人在这个虽春意盎然,但暑气升腾的中午也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凉意,清爽怡人。
“看到村头路旁和河坡到处树木成排、青绿一片,环境美,空气清新,看着心情也舒畅多了。”文渠镇蒋庄村村民赵大娘说。
眼下,穰原大地植树成林变绿荫,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蓝天白云,美化了环境,而且增加了百姓收入,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一把“幸福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