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24年,无论单位与职务如何变换,只要初心不改,清白做人,明白做事,心里永远是踏实的。这次有幸被市里评为勤廉干部,说明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但与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差得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更加努力。”3月15日,记者在张楼乡采访时,该乡人大主席张松林如是说。

(图为张松林工作照)
张松林在张楼乡人大主席的位置上,一干就是5年,5年来,他始终以谦虚谨慎的心态,工作认真勤恳,扑下身子抓落实,尽职尽责,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坚守党员信念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张松林来说,自参加工作以来,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牛玉儒、郑培民,这些勤廉干部的名字和事迹就深深烙在他的心里,他时刻以这些模范人物的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2009年,他负责移民拆迁安置,当他多方奔走为移民完成挪地和修路的任务后,看着移民激动得抱头痛哭,他的眼睛也潮湿了。
张松林在负责移民工程期间,一个做门窗安装的小老板,为了想多获得一些工程项目,多次找他,并在他的办公室当场送上一个装钱的塑料袋。他当即把塑料袋原封不动上交乡纪委,通过乡纪委转存至农村信用社,由乡纪委出面与这位小老板进行谈话并把钱归还。
不让父亲失望 有一件事情,让张松林一生难忘。
2000年9月,当他接到组织上的通知,工作调动到九龙乡副乡长岗位,回到家中,父亲得知后,热泪盈眶,那是开心的泪、幸福的泪、自豪的泪。
父亲告诉他,从现在开始,你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要对得起组织,不能给亲戚朋友丢脸。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张松林处处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
主抓信访工作时,张楼乡牛王村的一位老人,因信访问题一直闹心,张松林通过多方协调,耐心细致地疏导,圆满解决了老人的合理诉求。临近春节,老人扛了一麻袋自家种的新鲜红薯,拎了一条肥大的鲢鱼,悄悄放到了张松林的办公室门口。张松林知道后,通过该村支书把红薯和鱼送还给了老人。
做儿子引路人
因为工作繁忙,张松林经常是以单位为家,他的孩子从初三开始成绩下滑,未能如愿考上重点高中,情绪一度消沉,他担心孩子就此一蹶不振。百忙中,他抽时间陪伴孩子,不断地鼓励和开导他,使儿子慢慢开朗起来。他的儿子通过努力,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张松林也因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如今,每每父子相聚,儿子挂在嘴边的话就是:高考冲刺的时候,是父亲给了我勇气和力量,带着自己一路向前奔跑。
“每一个党员干部,虽然工作分工不同,但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无论你身处何职,只要你心里装着人民群众,始终牢记勤政廉洁是党员干部的本分,就能解决一切难题。”张松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