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为廉政“强身”这一主线,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有力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提升了群众获得感。
目前,我市已梳理出在“四化双评”平台上办理事项60个单位572项,其中行政审批类263项、便民服务类224项、查询咨询类85项,累计网上办事17370件。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大大缩短办事时间,目前压缩率达71.8%,群众对改革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高。
扎实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 按照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最新目录要求,我市进一步缩减审批事项,对目录以外的项目全部实行备案管理,加快推进“普遍备案、有限核准”。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材料申报中我们要求对“无理提供、无需提供”的申报材料一律取消,对“重复提供、反复提供”的申报材料实行部门在线共享,对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的审查性事项、资料等一律改为后置。对手续齐全、材料合格的项目,坚持做到一日办结、一趟办结、一次办妥。
在投资项目推进过程中,我市鼓励各相关审批部门把审批的部分前置条件改为后置承诺制,在业主及相关单位承诺一定期限内完善相关手续的情况下优先予以办理。
深入实施涉企事项改革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我市全面实施“三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网归集、一档管理”工作模式,企业商户3个工作日内就可领取到营业执照。
3月23日下午,市区个体工商户吴小华拿到了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从申请办理到拿到相关证照,大约一周的时间。”高琴说,营业执照在申请办理当天就拿到了,食品流通许可证因为需要参加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加上自己有其他事情耽误,所以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要是在以前,办理营业执照,最快也要花上十天半月。”
截至目前,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全市登记市场主体总数42681家,三年内增加26365家,增长1.46倍。
积极落实办税便利化改革
我市进一步强化依法治税,持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统一设置窗口,集中受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切实缩短纳税人的办理时限。截至目前,“营改增”行业共计入库增值税2.3亿元。
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国家各项降费政策,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加强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管,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能、用地等方面的成本。加大涉企收费检查力度,严肃处理违规收费行为,公开曝光典型案件。
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这项工作,我市切实提升了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为全市民营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