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们的领路人”――记小杨营乡东楼村党支部书记张宗茹

2018-03-21 20:50:28 作者:张 洋 丁丽丽 肖晨曦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日前,记者来到小杨营乡东楼村,当问起党支部书记张宗茹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张书记是个好人呀,她是我们的领路人。”简单的话语,真切地反映着张宗茹在群众心中的位置。
      “全胜,你放心,土地‘三权’分置项目非常好,这几天,我们把合同一签,土地交给农开公司,钱直接就打到你卡上了,你也不用为这几亩地在农忙时间来回折腾了,可以专心在外边打工挣钱。”3月15日,记者来到该村为民服务中心,还没见到张宗茹的人,就在门外听到了她在打电话,那洪亮的声音、坚定的语气,给人感觉这是一个“干事”的人。
      19岁那年,张宗茹高中毕业,先后从事过教师、信贷员、农资销售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张宗茹的农资生意步入正轨,2008年,张宗茹主动给东楼村小学捐资3万元购置幼儿滑滑梯、乒乓球架、学习文具等用品,这让村民们感动不已。
      采访中,村民常瑞勤告诉记者:“捐资助校、捐资修路……每次都是张宗茹带头先出钱,不管谁家有困难,只要向她借钱,她从未拒绝过,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大好人、女强人。”
      “我认为自己富了不算富,我要带动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张宗茹告诉记者。经过长期的准备和调研,2010年张宗茹的兴华合作社诞生了。她以该社为平台建立示范基地,采取示范带动的办法引领周边妇女创业就业。
      村民夏云峰说:“往年我种的小麦,每亩就是七八百元的收入,后来加入兴华合作社种黑小麦后,一亩地多收了400多元,大家看效益好,加入合作社的人越来越多。”
      2013年,张宗茹规划建设了万亩安全无公害农优特产示范基地,共带动周边180户农户参与黑花生、黑小麦、软籽石榴等特色农作物种植,常年安置30余名妇女在基地务工,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
      日常工作中,张宗茹很注重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她多次到外地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班学习深造,极大地丰富了知识,武装了头脑,并取得了国家农技师和农产品经纪人等证书。她还定期免费给村民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村民科学种田。
      2017年9月,46岁的张宗茹面临着人生又一次重大选择,东楼村老支书和村民一致推举她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宗茹心情是复杂的:“群众的信任,领导的重托。我想带动村民致富,可我能行吗?合作社也很需要我,我能兼顾得好吗?”有好多个晚上张宗茹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该乡党委书记郑小涛和张宗茹谈话说:“你一直想带动更多的村民们致富,这将是一个更大更好的舞台,大家都信任你。”张宗茹听后便答应了,同时她也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上任后,在乡党委领导的帮助下,张宗茹把建强班子作为第一要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着力运用“四化双评”平台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工作效率。她还在年轻党员中选拔优秀人才确定为村后备干部,并在工作中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其不断成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使东楼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张宗茹和村支两委的成员走村串户,掌握了每户的致贫原因,制订了兴华合作社巾帼脱贫发展计划,采用务工帮扶、土地流转和产业种植三大脱贫帮扶措施,为每户拟定了不同的帮扶计划。
      该村贫困户郭传英今年62岁,由于家庭的变故,她一个人照顾三个孙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张宗茹得知情况后,不仅安排她在村里做保洁员,还经常给她家送去钱物,给她做思想工作。郭传英感动地说:“真的很感谢张书记,没见过这样的好书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张宗茹先后被评为市“百优”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市“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兴华合作社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示范社、全国巾帼脱贫基地和巧媳妇创业基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