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动员和凝聚全社会科技资源,针对贫困村突出存在的人才、技术短板,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展创业式扶贫,增强贫困农户的生产技能,提高贫困村贫困户“造血”能力,实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去年8月,位于小杨营乡孙庄村的河南黄志牧业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河南黄志牧业生态养殖星创天地”被认定为全市首家省级星创天地。这必将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高我市农业创新供给质量和产业竞争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助力精准扶贫。
科技扶贫,人才先行。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组建了51名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基层围绕完善脱贫规划、落实帮扶措施、助力脱贫攻坚广泛开展工作,并联系中国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2名科技特派员派驻我市,为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撑。
“在科技扶贫工作中,我们积极发挥科技引领优势,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市场要素,围绕水资源做好涉水农业大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强化科技培训咨询等服务,培育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并广泛开展“百企帮百村”产业扶贫活动。同时,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科技扶贫能力,为企业扶持贫困户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强化示范带动,助推项目落地生根。我市着力培育研发平台建设,激发企业科技研发积极性,研究、制定了《邓州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三年滚动规划(2017—2019)》,积极筛选申报“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先麦8号的示范及推广”等省级科技项目,以及“清热利湿祛湿防治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省级科技计划,通过这些项目带动科技发展,提升企业扶贫能力。
与此同时,我市以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不断开展科技培训,大力促进示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联络指导和引导工作,组织参与了2017年北京科博会、满洲里国际科博会,使不少合作社增强了科技意识和产权意识,增加了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合作社的扶贫承载能力。
除此之外,我市还通过科技周、知识产权日、防震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集中科普宣传活动,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大集,大力宣传科技创新成果,营造精准扶贫务实氛围,积极倡导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科技资源服务脱贫攻坚,以科技创新驱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