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张 阳 通讯员 李宗建
“政府给我发了4只羊,通过我的精心照料,现在变成了11只。”日前,在高集镇贺营村,贫困户李晓梅在院子里一边给羊喂水一边和记者开心地聊着,“防疫站还定时来给羊打疫苗,养羊没有后顾之忧了。”
“去年在长肖合作社入股2000元,年底分红700元。”正在该镇堰陂村长肖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摘花生的王富芝说。由于她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顾,她只能抽时间来这里打零工,每月收入700元左右。
“立足特色抓基地,加快发展村级主导产业。我们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该镇主抓扶贫工作的武装部长刘晓哲介绍说。
高集镇现有贫困户584户1843人。今年以来,该镇依托镇内碧溪园生态农业观光公司、长肖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4个带贫扶贫基地,辐射周边村的贫困户参与,累计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200余人次,带动帮扶贫困户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
自全市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以来,该镇积极为村企对接牵线搭桥,企业与贫困村实现全面对接;同时,发挥扶贫互助作用,用足用活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既解决了贫困户增收问题,又给带贫企业基地发展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
该镇积极争取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扶持162户贫困户发展自主养殖项目,205户贫困户入股专业合作社参与分红;通过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到户,鼓励和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这个镇还引导贫困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镇新增流转土地3500余亩,解放劳动力50余人,空闲劳动力外出或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
截至目前,该镇已确定到户增收367户、光伏发电169户、小额信贷117户,做到了除五保贫困户外的全覆盖,确保贫困户在2020年全部脱贫。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输血’式的补贴和援助不可能从根本上使贫困户摆脱贫困,只有增强其‘造血’能力,找准病根、精准施策,通过产业扶贫,才能打赢这场翻身仗。”该镇党委书记郭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