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漫步在湍河街道白庄社区小刘营村,楼房院落环境优美,绿树相映的村落安静整洁,孩子们在院落里快乐玩耍,老人悠闲地漫步村头……干部和群众亲切地打招呼问好,满意的表情溢于言表。走在白庄的村村落落,外来者能感受到一种安逸、舒服的生活氛围。
白庄社区现有人口1680人,410户,土地面积1701亩,辖5个自然村,9个居民小组。该社区曾属于来城务工人员集散地,由于流动人口众多,社区内治安问题、民生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都被贴上“基础差”“上访村”“乱村”等标签。
近几年来,新一届社区党支部班子上任后,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围绕“党建固本、民心聚力、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带领全社区群众撸起袖子改变落后面貌,为这个不起眼的小社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新管理模式为民谋幸福
“孩子,终于找到你了!”9月26日晚,在市团结东路广亿万商城门前,赵鱼池村村民王云霞一把搂住自己的孩子,痛哭流涕。当天晚上,王云霞做完农活到家发现儿子没有回家,找遍了村子也不见踪影,赶快到白庄社区求救,工作人员迅速调出来摄像记录,发现孩子在团结路方向出现,社区迅速发动周边群众一起寻找,很快在广亿万商城门前找到玩耍的孩子。
“原来我们组建的打更队,但效果不太理想,现在我们把平安建设、巡逻打更、治安防范等产生的的费用购置了100个摄像头,不仅对不法人员具有威慑的作用,还能为一些邻里间的小事故提供证据,老百姓拍手称赞。”白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欧莲告诉记者,“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监控探头都在值班,一点动静都能从咱们360度覆盖的‘天眼’中找到踪迹。”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细胞”,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是促进社会和谐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该社区紧紧围绕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大课题,率先实施以“出入安全、精神愉悦、生活便利、身体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创建活动,以增强居民群众安全感为目标,在全社区安装100个“电子眼”,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社区盗抢案件的发生,实现了“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
凝心聚力落实新华东路拓宽
“今天必须给我们个说法!”2013年7月5日,在市新华东路白庄社区“城中村”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刘某等10余户村民由于宅基地赔偿问题与施工人员发生了言语冲突,围观群众越来越多,场面即将失控。就在这时,社区“两委”班子赶到现场,在将近一个小时的耐心劝说下,群众的情绪渐渐平息下来,现场得以继续施工。
我市新华东路拓宽工程建设涉及到白庄社区50余户村民,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该社区党支部邀请优秀党员和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调解员,组建起 “村组干部+党员+群众”的义务调解队,帮助做好群众工作。并印刷千余张《致白庄居委会群众的一封信》,告知群众此工程是我市中心城区东部建设发展的重大举措,项目建成后,大家会有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生活条件会进一步优化。调解处还多次召开大型的群众代表会议,解答群众所有疑问和难题。
自2012年新华东路拓宽工程实施以来,在土地丈量、群众安置、道路施工等方面共调解群众阻工20余次,约谈群众协商百余次,确保了新华东路拓宽工程顺利完工。
为民服务筑牢干群“鱼水情”
采访途中,记者巧遇小刘营村刘振德老人来到社区办理养老保险,工作人员告诉老人,当天受理好所有手续,一周后,他便可以开始领取补贴。
老人微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吃得好,穿得暖,老了也有国家养,跟以前的旧社会真是不能比啊!”幸福不一定是拥有很多物质财富,也许只是在一个像白庄这样让群众有归属感的社区里寻求到的安稳踏实感,更让人感觉到温暖。
该社区主任刘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群众得到了好处,心里感谢政府,我们工作更好做了,社区也就更和谐了。”
近年来,白庄社区在推进社区建设中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总结出许多卓有成效的方法和经验,社区环境不断改善,为民服务项目不断增多,群众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安民、便民,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只有抓好社区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社区才有凝聚力和归属感。下一步,我们要不断扩大‘为民服务’的内涵,不仅仅是改善人居环境,还包括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生活小康,切实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精品社区。”采访结束,周欧莲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