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在我省106个县(市)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为解决这一城市发展问题,提升省内中小城市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在全省106个县(市)、少数省辖市和具备发展条件的小城镇开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在第一批实施这一工程的45个试点县(市)当中,邓州位列其中。
本报今起推出“百城建设提质在行动”栏目,深入挖掘报道我市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进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全力助推我市城镇化建设健康有序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每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城市规划引领。
据了解,根据《邓州市城乡总体规划》(下称《规划》),我市7月底前将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审批工作,年底前完成对城区出入口、主干道、城市中心、滨水地段、城市新区等重要区域、地段的城市设计,以及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的目标。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2017年,我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力争完成投资30亿元。道路网密度达到7公里/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积率达到15%以上,百辆汽车公共停车泊位数达到6个,公共用水普及率达到9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污泥无害化集中处置率达到90%,燃气普及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城区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40.43%。
交通体系建设工程。做好郑万高铁、蒙华铁路邓州段和国道(邓州至豫鄂界高速公路)、4条省道(S243、S240、S532、S334)等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努力构建包括铁路、公路互联互通的多维度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城区路网畅通工程。加强新老城区道路建设改造和城市道路与公路的衔接,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完善路网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完成人民路(古城路至交通路)、团结西路(火车站至三贤路)等道路升级改造;启动城区部分遗留“断头路”打通工程;启动火车站交通枢纽“五路一站”工程建设。
供水供气供热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第三水厂建设,实施“生活饮水达标工程”,完成主支管网100公里铺设任务,完成城区公共供水管网范围内自备井关停工作,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完成新建、续建城区道路燃气管网24.3公里、乡镇燃气管网19.5公里,新发展民用燃气用户8000户,商业用户26家,工业用户8家。建设城区集中式热源点8处,配套铺设热力管网27.5公里。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依据《邓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以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新建道路为主体启动3-5公里综合管廊建设任务。科学制定《邓州市城市管网开挖修复工程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城市管廊管网管理水平。
社会事业工程建设。2017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13所以上,幼儿园13所以上,加快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加快推进市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心脏病医院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四馆一中心”项目建设;6月底前研究出台市“十三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电网和输配电设施建设,解决电网薄弱环节,完成8处以上输配电站建设工程,提升供电服务保障能力。年底前,市域110千伏容载比整体达到1.8以上;加快高、低压入地工程建设,推进8条道路强电入地工程。
记者特别注意到,为保证《规划》的刚性执行,市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规划即法”的意识,凡经依法批准的规划,必须严格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无条件执行,决不允许自行其是、擅自变更,凡是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一律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