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河街道:“一长三员”让环保网格化监管更精准

2017-07-20 09:38:43 作者:郑 雪 王 倩 秦文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入夏以来,家住湍河街道的赵卓然,几乎每天清晨都在南一环跑步。“自从俺们街道上有了环保网格员,这路上是越来越干净,空气越来越好,对于我这个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可是件大好事!”无独有偶,家住水车社区的张老太太,也给现在的环境点了赞,她说:“以往中州大道街边餐馆的烧烤油烟污染扰民,在环保网格员的督促下,再也不冒浓烟了,周边空气好了很多。”

    他们口中的“环保网格员”,是湍河街道为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各个网格所设的环保专职工作人员。

    环境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在湍河街道并非新鲜事。今年以来,湍河街道积极推进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以重心下移、权力下放为思路,创新并推行网格化工作“一长三员”队伍管理新模式。“一长”即网格长,“三员”即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

    据了解,湍河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关于落实网格管理“一长三员”责任制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该街道实际,召开由办事处主任、主抓副职和各社区“一把手”参加的专题会议,精心研究部署,启动网格化环境监管新一轮体系建设,实施“一长三员”责任制。

    领导者率先垂范就是无声的命令。结合网格化管理,该街道建立了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和各副主任分别担任网格长的组织领导体系,要求在已有基层网格长的基础上,明确网格员为大气污染防治监管网格的具体责任人,巡查员由相应村组有关人员担任,负责监督网格内网格员、巡查员的工作情况。

    同时,要求辖区各级部门要以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为抓手,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制定各级网格长、网格员的监管责任,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确保人员落实精准、职责落实精准、监管责任精准。并明确环保、城建、城管、土地等主管部门在网格化监管中的工作职责,将“网格化管理”运用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去,通过延伸网格化管理触角,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凝聚合力,以全面推动环境污染防治攻坚的各项工作。

    “整个办事处共有166个网格,我负责的区域是其中之一。”湍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超现在多了一个“职务”――环保网格员。近日,在对责任区域进行每天例行巡查时,他发现一个施工工地上的土方没有遮盖,马上用手机拍照,并找到工地负责人协调,对裸露土方进行遮盖。

    张超介绍,在告知劝阻无效或无法告知劝阻的情况下,他将把现场照片和情况说明,上报给上级网格,力争第一时间责成责任单位直接处理。“工地扬尘、燃煤油烟、焚烧垃圾、噪声污染、门店违法排污等各种影响环境的行为,都在我们的监督范围之内。”

    记者了解到,该街道以全辖区166个网格为单位,各社区上报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和监督员名单,并汇编成册。在办事处、居委会、居民小组三级网格中,统一制作了166个“一长三员”公示牌,做到职责、分工、流程公示。

    在职责明确、分工具体、流程规范的前提下,该街道多次召开处、居委会(社区)“一长三员”培训会,要求具体人员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遇到问题该如何处理。并制定了《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材料汇编》、《湍河街道办事处关于推进垃圾治理的材料汇编》,并下发到各社区居委会,更利于普及环境污染防治的工作要求和标准。

    同时,该街道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公室加强日常监督,按照“一长三员”名单,就环境污染防治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一长三员”的工作职责和流程,采用电话抽查的方式不定时抽查。对业务知识掌握好的人员,提出表扬;掌握差的人员,责令所在居委会召开培训会。街道攻坚办派出业务骨干,深入一线进行培训,做到了经常性督促检查,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夯实了基础,在全街道营造出全民治污的新格局,推动了基层环保监管工作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面貌。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全面提升开展环境监管网络的能力水平,采用书面考核的方式,做到全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全面筑牢环环相扣、层层负责的环境保护人防网络,让污染环境的企业无处藏身,让破坏环境的不法分子受到惩处,让我市的天更蓝、水更清。”张超说道。

    如今的湍河街道,处处是网格化管理带来的和谐画面,基本实现了农村工作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从“一个平台”向“一张网络”、从“上面千条线”汇聚到“基层一张网”,再到基层“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的工作新模式,人人分享着网格化管理带来的便利,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数也在不断攀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