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携手同行不落一人

2017-05-18 10:05:17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这是党向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向脱贫攻坚发出的军令。省委省政府向中央、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乡镇党委政府向市委市政府分别递交了目标责任书,这责任书承载着、寄托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是沉甸甸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在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脱贫攻坚。目前,我市还有贫困人口15001户36543人,分布在25个乡镇578个行政村(社区),面广、线长、点多,任务艰巨。我们要按照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四化同步科学发展的理念,打破固有思想的束缚,跳出“就扶贫抓扶贫”的思维,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坚持将富民和富市有机结合起来,变扶贫为扶助就业,全力减少农业人口,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工业化方面,继续坚持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招商引资,不断壮大汽车及零部件和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尽早实现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的目标,带动农村贫困人口万人就业。城镇化方面,继续坚持把“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牛鼻子,狠抓中心城区建设,强化住房、医疗、教育、社保资源供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持续提升承载力和吸引力,每年城镇化率提高2%,确保每年转移农村贫困人口不少于1万人。农业现代化方面,继续发挥工业化、城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创办的不少于300家,加大对贫困农民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力争贫困户每年新增现金收入2000元以上。

    在精准施策中推进脱贫攻坚。中央提出实施“五个一批”,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五个办法”“五个方案”“五个专项”等一套政策举措和实施办法,这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项目安排精准,继续实施小额信贷,重点带动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技术、有创业愿望、缺乏资金的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继续实施科技扶贫,重点带动有劳动能力、缺乏致富技术的贫困户尽快脱贫;继续实施“雨露计划”,重点对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致富技能培训,力争使每个贫困户掌握一门以上致富技术;继续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重点带动短期缺乏劳动能力、缺乏技术、没有致富能力的贫困户。做到资金使用精准,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强化资金使用监管,确保整村推进项目资金全部投入到年度规划的贫困村,科技扶贫、雨露计划、到户增收、小额贷款等项目全部扶持到贫困户。做到措施制定精准,对有劳动能力、愿意进城就业的,帮助其转为市产业集聚区工人;对有劳动能力、愿意在农村创业的,给予项目资金扶持;对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的,引导其搬迁到集镇或市区居住;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市乡村协调一致,积极解决其低保问题;对突发性意外致贫返贫的,及时出手帮助其渡过难关。

    在凝聚合力中打赢脱贫攻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要坚持建强支部。“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靠头羊。”重点加强贫困村“两委”班子建设,鼓励和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加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强化它们与包村部门的结对合作,形成示范效应,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坚持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强化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金融部门加快出台相应的鼓励办法,增加对扶贫开发领域的资金投放,同时,加快工业、城建、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上下同欲者胜。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小康路上携手同行,同圆中国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