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装着群众,才能赢得信任”――记张楼乡孙渠村“当家人”孙国芳

2017-04-11 09:01:39 作者:李永先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2016年,我市15个行政村被省环保厅命名为“省级生态村”,张楼乡孙渠村作为该乡惟一的一个行政村名列其中。一个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子,在不到八年的时间里,为何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阳春三月,记者来到孙渠村,探寻该村的嬗变之路。

    “我们村的变化,得益于村里有一位好的‘当家人’。”走进孙渠村,这是村里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心声。

    孙渠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00余人。在1989年至2009年的20年时间里,先后更换了8任村支部书记。“当时,村里打架斗殴,上访告状很是普遍,村里经济滞后,道路泥泞难行。”老党员许业亭说。

    “作为村干部,必须一碗水要端平,涉及利益的时候,要避让,有责任要勇于担当。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才会赢得大家的信任。” 2009年,经乡领导多方打听寻找,走马上任的孙渠村“当家人”孙国芳说。

    公平:百姓心中有杆秤

    上任之初,群众生活苦,村里缺资金,办什么事情都很艰难,村里的群众把每一分钱都看得极为重要。孙国芳第一个想到的是两个字:公平。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了工作思路,他首先从健全村组织入手,强班子,抓队伍,让村支、村委两级组织练就打铁的真本事。

    当时,村里流行这样的顺口溜:“低保低保,被人抢跑。”孙国芳就以解决低保为突破口,让各村小组自己讨论低保对象,村里不插手。名单报村里后,村民代表集体讨论后张榜公布。当60多名低保对象的名单上墙后,所有村民给村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村里建社区,占用200多亩土地,开发商的每一笔资金,孙国芳都不让入村账户,而是直接打到乡财政所,对每一户的土地补偿款,都有各村小组自己讨论决定,村里不截留一分一文,补偿款的发放由村会计到乡统一支付,分给每个村民小组自己分配。

    每逢村民家里有红白喜事,孙国芳都是带着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到,递礼不吃请。尤其是村民家里遇有老人去世,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自己掏腰包买一个花圈,村两委再买一个花圈,一个写上村“两委”吊唁,另一个写上自己及家人敬挽。细微之处的点点滴滴,让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孙国芳在整个村民心中的“当家人”威信越来越高。

    聚力:村容村貌大变样

    “一个村子的家底有多少,只有当家人最清楚。”党员孙传道说。

    2010年,让孙国芳意想不到的是,他去村小学了解情况,却发现10几个教师吃水都是问题,校内的吃水井废弃了,老师们烧热水必须去村民家里打水;再看看学生们的桌椅,东倒西歪,缺胳膊少腿;窗户窟窿连着窟窿。“当时,我心里酸楚得很,”孙国芳说,“这样的环境,老师能把学生教好?”孙国芳立即现场办公,叫来打井人员,自己出费用;联系市教体局,安排学生桌椅,并马上联系装修人员,粉刷教室,补换门窗。

    村里路况差,雨天泥泞难行,孙国芳就联系相关部门修村路;村民懒散,垃圾随处倒,他就在村里建垃圾池;为清理牲畜粪便对村子的污染,他就建沼气;村子周边一旦有了空白的地方,他就亲自带着村干部植树播绿;晚上村民出行不便,他就安装照明路灯。

    不到8年的时间,孙渠村道路硬化10余公里;自来水饮用合格率100%;生活垃圾清运率100%;沼气池建设及灶具改造率100%;村森林覆盖率16%;安装照明路灯150余盏;村办小学在周边是最好的;近8年来,村里没有一个上访的。

    致富:科技走进农户家

    “人穷志短,越穷越闹腾。”党员许业亭说,“过去,亲扒富,邻扒穷,兄弟扒的过不成。现在,亲比富,邻比富,兄弟比着谁先富。”

    孙国芳作为村里的当家人,他最了解村民们在想什么。对于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而言,他们最大的资本就是拥有几亩属于自己耕作的土地,缺资金、缺技术,对有风险的事情不敢尝试。而传统农业对于农民来说,增加收入又是难以实现的梦想。

    找准症结后,孙国芳就组织村里有头脑的年轻人,带着他们奔赴山东、福建考察取经,并自己带头投入资金,示范带动。近年来,他引进的晚秋黄梨种植,在孙渠村周边已经成为规模,以刘怀生的晚秋黄梨协会做辐射,带动全市16个乡镇的近600余户种植户尝到甜头,而本村的10余户种植晚秋黄梨的村民,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2014年,孙国芳通过多方考察,大胆引进芦笋种植,短短两年,芦笋带来的经济效益让村民们纷纷请求种植。于是,孙国芳成立了“自家人合作社”,让更多的村民加入。目前,合作社种植面积已达400余亩,种植芦笋的农户腰包都鼓了起来。

    为此,孙国芳算了一笔帐:一家农户以5人计算,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一个孩子,夫妻俩人外出打工,对老人不能尽孝,对孩子不能尽责,辛辛苦苦一年,省吃俭用能挣5万元已经不错了。但如果在家里种植5亩芦笋,可以老人和孩子都能照顾,按照每亩保守收入一万元,每年最少也有5万元的收入,而且,芦笋种植、采摘还有近半年的休息时间。实际上,现在合作社的种植户,大多都是看到了这一点,从外地打工返乡的不少。

    “人,不可能没有私心。但作为一名村干部,不能过多考虑自己的私利,心里只有装着群众,才会赢得群众对你的信任。我总在想,一个村干部,在大伙期盼和信任的眼神里,你坐到这个位置上,你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不做。对于朴实的乡亲而言,你在这个位置上能够为大家做点什么,才不会成为自己终生的遗憾。”临近采访结束,孙国芳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