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矢志不渝践行雷锋精神――市“编外雷锋团”直属卫生排践行雷锋精神纪实

2016-12-15 10:55:01 作者:马文涛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感谢多年来对我们生活上的一直照顾,定期给我们检查身体、送医送药,不收取任何费用!”12月7日,大雪节期间,市“编外雷锋团”直属卫生排在曾伟的带领下,一行10余人来到彭桥镇中心养老院、庙湾村爱心家园开展义诊活动,并为孤寡老人、五保户免费送去粮油、面粉、鸡蛋等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看到市“编外雷锋团”直属卫生排同志们的到来,住在彭桥镇中心养老院的井六要老人禁不住流下热泪,感激地说道。

    最美乡医扎根农村

    在彭桥镇中心养老院,负责人井本六告诉记者,敬老院常年住着十几位老人,近年来,每逢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市“编外雷锋团”直属卫生排的同志们都会来看望老人,为老人们检查身体,陪老人们吃团圆饭,天冷了还送来棉衣棉被,老人们与他们感情很深。

    这样的坚守,就是为了践行一句诺言:“一辈子就干一件事――给乡亲们看好病。”市“编外雷锋团”直属卫生排排长曾伟这样说道。

    曾伟于1991年从南阳医专毕业后,放弃城市稳定工作,自愿回到家乡,工作在农村医疗一线。他的良好医德医风有口皆碑。他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帮助了无数贫困患者,他常说“好医生不仅要医术好,还要心肠好”。他曾为林扒镇朱营村村民和克俊垫了8万多元的医疗费,用于治疗双侧股骨头坏死症;他为本镇赵河村村民马云秀免费针灸6年,治疗半身不遂。从医25年来,他累计为600多名患者减免和垫付医药费达60余万元。他自掏腰包,陪护敬老院里十几位老人到市区游览。每逢冬季,他熬制中药,送到敬老院,让老人们泡脚驱寒。2012年初,他倡议周边13名乡村医生成立了彭桥镇学雷锋小组,成为“编外雷锋团”直属卫生排。卫生排成立以来,已经为群众义诊万余人次,免费发放常备药品价值近20万元。

    曾伟,是一名乡村医生。他在彭桥镇彭桥村卫生室一干就是23年,人称“傻子”村医却获奖无数――“中国好人榜”入选者、2012感动中原年度十大人物、河南“最美乡村医生”、“全国十大卫士”荣誉称号。
高尚医德情系乡亲

    近年来,市“编外雷锋团”直属卫生排的每位同志为乡亲看病,并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被周边群众誉为“新时期的活雷锋”。他们对乡亲们体贴照顾无微不至,获得的赞誉数不胜数!

    乡医井长兴行医20多年,时时处处为病人及其家属着想,不想让群众多花一分钱。为救治54岁的患高血压的残疾人薛志苍,他自2008年来,免费为薛志苍出诊、注射。为困难村民减免医药费达1万多元,把自己的心和病人的心连在了一起。

    彭桥镇彭桥村前营组70岁的孤寡老人井老金告诉记者,乡医李传召免费帮他治疗高血压病,每年春夏秋冬季节交替时节,李传召都会主动来到他家问诊,逢年过节还为他送米送面、送棉衣棉被。

    市“编外雷锋团”直属卫生排每个成员都有许多情系乡亲感人故事,彭大斌长年为患有脑梗塞、糖尿病的五保户谢宗恩免费治疗,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样逢年过节给他送去鸡蛋、粮油等慰问品。

    他们就是这样一个群体,永远将病人放在第一位,倾尽全力服务村民,在乡村医生的普通岗位上演绎着“小医大爱”。

    矢志践行雷锋精神

    卫生排副排长索东升告诉记者,市“编外雷锋团”直属卫生排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热心服务乡亲。每逢节日大家都会自发去慰问、看望、照顾孤寡老人、五保、贫困户等,并为他们送去鸡蛋、粮油等慰问品。

    彭桥镇刘山村乌龙岗组五保老人杜士萍一提起曾伟,就一个劲儿地夸赞。杜士萍老人讲述,有一年下雪天,曾伟步行10余里,一路滑倒多次,最后裹着满身雪花赶到杜大娘家为她看病。曾伟对村里的五保户、特困户,从未收过出诊费、注射费;对家庭状况特别困难的患者,曾伟还免收医药费,为井六要、李桂富两人看病免去医疗费7万余元。25年来,曾伟始终坚持24小时为群众服务。周边患者只要一个电话,不管曾伟在干什么,他都会第一时间背着药箱赶过去。就像曾伟的妻子说的那样,“20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吃过一顿囫囵饭,从来没有睡过一宿安生觉。”每年,曾伟还坚持到当地的杏山采中草药、熬药,免费给患者使用。

    近年来,曾伟还经常带领卫生排成员来到渠首,开展清理垃圾活动,倡议大家保护渠首环境。

    他们作为基层医生,无疑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乡村医生的好榜样。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长年坚持、时刻不忘济贫救助,爱别人胜过爱自己,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让人温暖,值得我们学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