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您好,这里是市委组织部……”这是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在接听电话、接待群众时常用的开场白,也是这个部门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营造良好风气,提高干部素质,促进效能提升,树立良好形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秉承“创前创后一个样”的思想理念,在市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这一总体目标,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为抓手,不断丰富和完善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内涵,提高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推动部机关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市委组织部机关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创建目标
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市委组织部加强管理,确保创建工作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向前发展。
领导重视到位。成立了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各位副部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争创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综合组织、领导、协调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随人员变动及时调整,确保了文明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
方法措施到位。逐级分解、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责任。在每年与各科室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时,均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实行文明创建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目标任务到位。明确文明创建工作的具体目标。根据《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规划》,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加强“六个一”建设,即:培养一种奋发向上精神状态;建设一支公道正派、精干高效干部队伍;形成一种爱岗敬业良好风气;营造一个文明有序工作机制;提供一流优质高效服务;营造一个文明洁净工作环境,以此作为部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有序开展工作。
结合部门实际 突出创建重点
坚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部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工作求实,作风务实,生活朴实。一班人做到了思想合心,工作合力,步骤合拍,始终保持了较强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制订了《机关支部工作制度》,规范了支部活动。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坚持公道正派,加强能力建设,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为重点,认真查摆党员干部思想、学习、工作、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热情。在演讲比赛、义务劳动、修路植树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等工作中,吃苦在前,踊跃争先,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不断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去年来,以科级干部“大讲堂”为载体,先后参加由中央党校、中纪委、省委党校等专家教授讲座6场次。7月份,组织部机关全体同志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拓展培训。两年来,评选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共10人。
大力开展“岗位练兵、知识强部”活动。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契机,通过举办全市组工干部培训班和“组工讲坛”活动,组织全体组工干部广泛学习经济、法律、心理学、管理学等各方面知识,增强组工干部业务水平及能力。今年以来,共组织集体学习26次,参加专题辅导8次,观看电教片6部,召开业务研讨会2次,举办业务及法律法规考试2次。
坚持弘扬先进树典范。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积极开展先进模范评选活动,开展了“争当文明公民,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在全体干部中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的社会公道以及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两年来,共评出文明个人6名,文明科室3个,文明家庭3个。
把握关键环节 丰富创建内涵
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每年“五一“前夕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象棋等文体活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读书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干部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干部职工情操,锤炼了团队精神,形成了良好风气,增强了干部的集体荣誉感。
不断夯实创建基础。按照“简洁、有效、实用”的机关建设要求和美化绿化的创建思路,增添了文化、娱乐活动器材。推行办公自动化,重新布置了会议室、阅览室,订阅了各类报刊杂志和书籍,使机关环境面貌发生了新变化。在机关干部中推行文明办公用语,规范文明办公行为,做到了小事热情,大事不乱,难事不烦,文明有序,高效运转。
紧紧围绕业务抓创建。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落实部门工作职责。全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受到了省委巡视组的肯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把“学、做、改、促”贯穿起来,做到学做互进、改促并举、知行合一;乡镇党委换届顺利完成,社会反映良好。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严加强干部考核和管理监督,科学设置重点考核项目、严格日常管理监督、健全干部“能下”制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坚持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增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村民小组全面推行“一提二审三通过”工作程序,使民主管理渗入到农村最基层;积极推进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开展“红旗支部”、“功勋支书”创建活动,激发基层干部工作活力;狠抓基层党建责任制落实,加强后进村整顿和驻村第一书记日常管理,加强各领域党建,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意见》等;深入推进人才兴市战略,组织开展“我市首届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
认真开展部门包村和扶贫济困活动。与张村镇王营村结对帮扶,开展帮扶脱贫活动,“七一”期间,为该村捐赠大型耕种机2台,弥雾机11台,为23个贫困户捐赠小型农药喷洒机各1台,复合肥料2吨等农资物品。另外,还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对失学儿童、下岗贫困职工、残疾人,灾区群众等开展“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等捐款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了文明交通志愿者、城市清洁行动、社会义工等服务,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