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今年以来,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题,以“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审判实践,让司法文明之风盛行全院”为目标,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院工作再上新台阶,展现了法院司法为民、服务大局的良好形象。
加强组织领导 扎实安排部署
市法院共有23个内设部门,17个人民法庭,现有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191人,年均受理案件7000余件。该院坚持一手抓审判执行主业、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党组挂帅,中层担纲,全员参与,重在实效”的工作思路,成立以党组书记、院长杨俊华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院统筹各方、科学发展的总抓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院党组多次召开创建专题工作会、座谈会,听取干警和其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全体干警齐心协力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夏集等12个人民法庭被命名为邓州市级文明单位。涌现出了“因公牺牲好院长”李亚钦,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史林亚,中原卫士王琪琳,“南阳市十佳法官”李双雁,“邓州市道德模范”黄彦兵等一大批英模人物。
改进司法作风 践行司法为民
伴随着如火如荼的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也扎实开展起来。该院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项教育和“文明科室”、“业务标兵”和“廉内助”等竞赛评选活动,努力提高干警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悄然把文明创建渗入干警的心灵深处。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为干警做专题心理辅导,缓解释放干警生活工作压力。先后组织全体干警为2名患重病干警捐款7万余元,帮助其渡过难关,彰显出干警们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积极开展法制安全进校园、金秋助学、关爱“三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依法为农民工讨薪、义务法律咨询等活动,全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倡导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
加强文化建设 提升司法公信
该院把争创工作与审判执行主业相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型法院创建活动,通过举办司法讲堂、疑难案件研讨、干警读书会等,充实和丰富法官理论水平;开展办案能手、调解高手、执行快手“三手竞赛”和优秀庭审、优秀文书、优秀卷宗“三优”评选活动,引导法官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技能,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三八”、“五四”、“八一”等节日,举办座谈会、法官论坛等,“七一”、“十一”等节日,组织干警开展升国旗仪式,重温入党誓词,到花洲书院、编外雷锋团展览馆等地参观,节假日在电子屏幕播放祝福短片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潜移默化中增强干警的集体归属感;改扩建图书室、荣誉室、文体活动室等,成立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先后有20余人次在上级组织的各类比赛中获奖,举办新春团拜会、登山、书法比赛等活动,丰富干警业余生活。
提升民主管理 倡导文明新风
该院狠抓班子建设和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了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前进的良好氛围。完善考勤、公务接待、车辆管理等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经费预决算管理和公务卡制度,落实财务公开有关规定。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消防、保卫等工作责任,在院机关庭院和各楼层安装视频等监控设备,确保安全无事故。强化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干警观看警示教育片,旁听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及时通报违纪案事件,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防患于未然。
强化基础建设 展示法院形象
在环境建设上,该院科学规划,严格管理,不断美化办公环境,优化服务水平,着力为群众和干警提供方便舒适的服务和工作环境。2016年初,该院新诉讼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改扩建大中小审判庭11个,智能审判庭7个,先后投入700余万元,建成了桑庄、夏集等6个国家二类标准化法庭,在庭院、走廊、接待室精心打造“文化墙”,涵盖温馨提示、诉讼权利义务、格言警句及群众留言板等内容,将法律文化、司法内涵、人文理念等融入到环境建设中,让群众共享司法文明成果。
近年来,经过市人民法院领导班子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法官队伍,以扎实的业绩赢得了全市人民的赞誉。3年来,该院共审执结各类案件2.5万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该院先后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被南阳中院授予“执法办案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另有90余名干警和23个部门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和嘉奖。一块块凝聚着全院干警心血的奖牌,不仅体现了法官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昭示着该院文明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文明创建永无止境,回首该院的文明创建之路,既是一个求实与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播种与收获的过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人民法院将继续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狠抓队伍建设,树牢宗旨意识,弘扬公正司法,让文明之花更加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