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监督执纪问责 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纪实

2016-09-05 09:55:42 作者:王崇顺 王红彬 蔚 露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您好,我们是市纪委的,请问您的低保金发放到位了吗?”“您的营业执照办理是否顺利,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怎么样?”……这是日前市纪委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和企业明察暗访中的一幕。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全面回归监督执纪问责“原教旨”,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落实两个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

    今年,市委研究出台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年工作方案》,各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向市委递交了《2016年度邓州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对所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行签字背书,规划出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路线图”。市纪委再次加大了对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问责力度,凡领导班子成员发生1起违纪问题给予批评教育,发生2起问题的进行诫勉谈话,发生3起以上问题的予以责任追究。

    “传导压力,不是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主体责任能否砸实做细,关键要看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愿不愿担当,敢不敢直面问题,能不能从严问责。”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如是说。

    8月22日,在市委召开的部分党组织负责人述责述廉会议上,1名市委常委、1名县处级干部、2名乡镇党委书记和2名市直单位“一把手”现场向市委全委会述责述廉并接受了民主测评。这在邓州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表明了市委“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8月底,市纪委成立29个督导组,指导全市各乡镇(街、区)、市直各单位召开述责述廉会议,扎实推进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处理履行“两个责任”不力问题责任人员26人,其中,党政纪处分2人,诫勉谈话24人,并对9个单位的15名主要领导、纪委书记(副书记)、监察室主任进行了约谈。

    持续正风肃纪 建立长效机制

    如今,逢年过节,请客送礼跑关系的少了;党政机关节庆、会议少了,繁文缛节少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的少了;高档酒店饭店也放下了“身段”,价格走起了“群众路线”……

    市纪委在开展正风肃纪工作中,以“发现问题”和“严肃处理”为着力点,坚持“抓常”、“抓长”。开展以工作日中午禁酒为重点的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严查“公务灶”和宾馆酒店、娱乐场所,通过明察暗访、调取餐饮发票、财务审计检查、接受群众举报等方式,对党员干部工作日中午饮酒、出入隐蔽场所、公款宴请、公车私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作风懒散疲沓等问题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查处。

    1至8月,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四风”问题254起,其中,党政纪处分45人,组织处理250人,通报批评50起案件111人。对近期查处的违纪人员及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两批共140人进行了为期1天的作风纪律警示教育培训。

    与此同时,研究出台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和市委十项规定处理办法(试行)》,建立纪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市纪委将持续发力,不断加大执纪监督、公开曝光力度,依靠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顾理说。

    强化纪律审查 突出执纪特色

    腐败,是最严重的政治雾霾,影响党的形象,侵蚀执政之基。“严厉惩处一切腐败分子”,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期待。

    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建立健全执纪执法机关案件和案件线索相互通报、移送以及案件查办过程协作配合办法等制度,开创了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工作合力。1至8月,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11件次,立案163件,结案169件(含去年未结案件),党政纪处分169人,比2015年同比增长22.5%;处分乡科级干部13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对腐败分子形成了强大的高压态势,攥紧了纪律审查的“铁拳头”。

    “不教而诛谓之虐”,反腐败必须坚持惩防并举。工作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抓早抓小,充分运用廉政约谈、诫勉函询、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等多种方式,对尚未违纪但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扯袖子”、“咬耳朵”,及时提醒。

    1至8月,市纪委共处置市管干部问题线索及其他重要线索23起,初核19起,谈话函询4起,让红脸出汗、警示提醒成为常态。

    盯紧小微权利 维护群众利益

    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91起,党政纪处分91人,组织处理6人,约谈函询8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下发通报3期,对15起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曝光……这是市纪委监察局在“驱蚁捕蝇”工作中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赢得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省纪委重点交办的41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全部交由委局机关骨干科室直查快办。目前,41起问题线索,17起属重信重访,复核后维持原处分决定;剩余24起,办结23起,党政纪处分18人,诫勉谈话2人,其余1起已查清事实,拟党纪处分1人。

    在此基础上,市纪委把乡镇(街、区)、基层站所、村组班子成员作为重点监督对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查处惠农资金分配发放、扶贫开发、“三资”管理等领域的突出问题。近日,筛选出22起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向涉及到的18个乡镇(街、区)党(工)委进行了集中交办,委局机关11个相关职能科室对交办案件进行跟踪督办。

    与此同时,着力构建市、乡、村三级信访网络,探索开展邓州市纪检监察信访“三无”(无赴省进京越级访、无重复访、无信访积案)乡镇创建活动,着力化解各类矛盾,把上访群众吸附在当地。止目前,共控制可能发生的越级访17起,解决重复访22起,化解信访积案1起,全市已有13个乡镇实现了“三无”创建目标。

    围绕中心工作 服务全市大局

    服务中心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任务。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纪律执行,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委中心工作保持一致,做到了思想统一、角色定位准确、工作重点把握到位。
针对省委巡视组向我市反馈的党员干部参与或插手房地产经营开发、“黑加油站”非法经营普遍的问题,市纪委对“三违”、“黑加油站”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党员干部违纪违规、失职渎职问题进行了严查快办。

    止目前,共受理“三违”问题线索142起,转各乡镇(街、区)、规划局、国土局等职能单位办理113起,公安局办理14起,检察院办理2起,市纪委相关职能科室办理13起;市乡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党员干部参与“三违”及在“三违”整治工作中失职失责案件25起,党政纪处分26人,通报典型案件14起17人。

    在“黑加油站”专项整治中,市纪委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取缔非法加油站16处,查封“证照”不全加油站4处,党政纪处分5人,诫勉谈话2人,并对监管不到位,存在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行为的2个乡镇、8个市直单位、2名党员干部给予全市通报批评。

    加强巡察监督 发挥利剑作用

    巡察制度作为维护党的纪律、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手段,在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巡察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厘清职能定位、突出工作重点、精准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好其反腐倡廉、从严治党的利剑作用,形成震慑。”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市委巡察办主任宋全虎多次强调。

    今年以来,市委巡察办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三大问题”,瞪着眼睛看、竖起耳朵听、盯着线索查,让问题无处藏身,现已完成对市住建局、城管局、项目办等10个单位党组的巡察,从中发现从严治党不力,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突出,违反“四风”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线索43个,向被巡察单位移交16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27个。目前,按照巡察“全覆盖”的要求,对白牛镇、桑庄镇等5个乡镇党委的巡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巡察效果如何,成果运用是关键。市委巡察办积极推进巡察成果转化,在“晒”出问题清单的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加快问题线索的办理速度,及时反馈、集中整改。首轮整改共立案8人,党政纪处分1人,在查7人,约谈295人次,收缴违纪资金292.11万元,对35名中层干部免职处理,裁撤擅设机构19个,完成整改事项30个,制定完善规章制度43项。

    通过梳理分析20个已巡察单位存在的问题,市纪委针对项目建设问题突出、财经纪律执行不严、党组织生活不健全以及擅设机构违规选任干部等共性问题,向市委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目前,三项专项检查正分别由市委督察局、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牵头筹备推进。

    开展宣传教育 唤醒党纪意识

    细胞的纯洁反映肌体的健康。广大党员保持纯洁,是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坚不可摧的力量。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开展党规党纪、反腐倡廉等宣传教育。

    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廉政集中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学习廉政教育读本,观看警示教育片《脱轨》和廉政戏剧《燕振昌》,赠送廉政对联、发送廉政短信等方式,在全市上下营造出了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全力打造“一团、两馆、三基地”廉政教育体系(夕阳红廉政文化艺术团,农村廉政文化茶馆、编外雷锋团展馆,花洲书院省级廉政教育基地、市纪检监察宣教基地、市看守所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分期、分批、分口组织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廉洁从政道德教育、廉政风险防范教育。

    用好网络舆情信息,开通了邓州廉政网、市纪委监察局官方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清风邓州”,面向社会发布全市党风廉政建设权威信息和上级纪委资讯,回应社会关注。目前,已发布微博5900余条,关注粉丝1万余人。此外,全市76个单位也开通了纪检监察政务微博,实现了廉政教育的常态化、生活化。

    组织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活动,全市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对照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撰写心得体会,并在全市100余个单位召开以“严守党规党纪、做忠诚干净担当合格党员”为主题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引导党员干部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筑牢纪律防线,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让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把主要精力用到稳增长谋发展惠民生上。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占领了主阵地,网络成为反腐倡廉的“大喇叭”,“朋友圈”充满正能量……“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信念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田深深扎根,日渐成为社会新风尚。

    着力固本强基 推进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我们要全面提升各项工作,争上游、争先进、争一流,要用一流的作风带出一流的队伍,用一流的队伍创造一流的业绩。”这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顾理在市纪委监察局机关第一次见面会上对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要求。

    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把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着力打造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落实专职专责。明确要求全市各乡镇(街、区)、市直单位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不再分管所在单位其他业务,不再兼任与纪检监察工作无关的学会、协会和议事协调机构,把工作重心转回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

    积极开展培训。继今年7月初举办全市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后,7月底又组织全市133名纪检监察干部到省纪委宣教基地进行综合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

    不断规范内部管理流程,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廉政风险防控及绩效考评体系,在重大事项决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工作纪律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防止和纠正纪检监察干部作风不正、行为失范、言论不当等问题。

    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带头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接受党组织、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市纪委对群众反映的涉及纪检监察干部问题实行“零容忍”,快速查办、坚决处理、绝不护短。十八大以来,全市共查处纪检监察系统违纪违法案件9起,党政纪处分7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切实提高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公信力。

    新征程,再启航。展望未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依然艰巨。在新一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真抓实干、奋发向上,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为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