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5月18日,我市隆重举行“最美家庭”“优秀母亲”“孝心儿女”颁奖典礼,对2015年度李云会等13户“最美家庭”、李化珍等12名同志“优秀母亲”、王多等12名同志“孝心儿女”以及30名“优秀母亲”和29名“孝心儿女”提名奖获得者进行表彰和颁发奖品证书。现场上千名观众数次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敬意,很多人边擦眼泪边为他们伸出大拇指点赞。
这是记者当天在市“最美家庭”“优秀母亲”“孝心儿女”颁奖现场采撷到的几组动人镜头。
评选扎实有效
“今年我市通过‘最美家庭’暨‘优秀母亲’‘孝心儿女’活动的评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社会各界踊跃参与,通过今天的活动,人们感到,评选出来的先进事例就在自己身边,值得大家学习。旨在树立孝老爱亲的良好道德风尚,讴歌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提高家庭整体文明素质,发挥家庭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对弘扬时代新风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都将起到深远的作用。”走出会场的市妇联主席陈静说。
去年3月,由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文广新局、市文明办联合启动了“最美家庭”“优秀母亲”“孝心儿女”的发现、寻找和评选的相关活动。为此,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达多次召开会议,对活动的评选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的安排部署。
据悉,此活动安排部署以来,通过群众自荐、组织推荐,组织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入户宣传,全市600余个村(社区)利用“妇女之家”等平台,多方位掀起了寻美、找美浓厚的社会氛围。
市妇联对全市推荐上报的200余户(人)先进事迹材料,进行了几轮审核。经过紧张、忙碌地筛选,最终96户(人)进入了终审评选。3-5月,市妇联组织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机关同志进机关、到单位、入乡村、访组户,通过细致入微的走访座谈,准确掌握每个家庭的真实情况和事迹。审核一户,走访一户,评价一户,评审委员会要求每一位候选人事迹材料在所在单位(社区、村)进行公示,确保评选公平公正。
为使活动进一步深入人心,推选出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在《今日邓州》进行刊登,电视台制作专题片通过电视进行展播,使寻找出来的“最美家庭”“优秀母亲”“孝心儿女”可学、可信、可亲,百姓感到鲜活典型就在自己身边。
感动就在身边
在走访核实中,妇联工作人员带领记者见证了不少真实的感动。
“贤媳良母吴云秀,孝敬公婆是一流。教子有方重德才,四世同堂盼未来。”花洲街道建设街居委会,86岁的老党员程永端,敬佩吴云秀孝顺,几年前,把这首诗镶在了一个20寸金边闪闪的匾额上,亲自送到了她家中。
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花洲街道建设街吴云秀的家。在她家门口,有两位银丝满布的老太太正在晒太阳,据她介绍,一位是96岁的婆婆,一位是91岁的母亲。
吴云秀1984年嫁给了建设街居民邹会林,当时邹会林前妻去世,有一个两岁的儿子邹旭炎。邹旭炎的生母去世时,他只有8个月大。为了不让自幼就失去母爱的孩子受委屈,吴云秀打算暂缓生孩子,她全心全意地照顾邹旭炎。一直到邹旭炎8岁,吴云秀才有了再生一个孩子的想法。1990年小儿子邹冰出生了,虽然她有了亲生儿子,但她对两个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在吴云秀不偏不倚的精心照顾下,两个孩子如一母所生的亲兄弟般和睦相处、茁壮成长!
不幸的是,1996年邹会林遇车祸去世,留下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70多岁的老父亲、老母亲。家庭的支柱塌了,没有收入来源。她为了生计擦干泪水,摆地摊、卖衣服,那辆老式的自行车不知多少次陪她在风雨中艰难前行。她用挣来的钱供养公婆、供两个孩子上学、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公公生病期间她总是细心照顾,直到2000年离世。公公去世后,其他的四个子女来接老太太去住,可是老太太马书敏谁家都不去,说媳妇照顾哩比谁都好。
居委会谁不称赞吴云秀孝顺,平时给老太太添置衣物,洗头、洗脚、剪指甲,天好时每天搀扶她出去晒暖,每年老太太痴呆症犯时她更是抓屎端尿、洗洗刷刷,老太太住这里心里美。吴云秀的艰辛,换来了孩子们学习的刻苦,现在大儿子邹旭炎在骨伤医院上班,并已结婚生子;小儿子邹冰在上海交大就读研究生。
谈起婆婆,儿媳周瀚菲说,我妈一辈子不容易,她孝敬、勤劳、吃苦,是我生活和精神上的榜样,以后我要多跟她学。其实,只要有空,周瀚菲就会给婆奶奶洗内衣裤。
别人夸奖吴云秀,她总是说:“孝敬老人,照顾子女,这些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
吴云秀是“优秀母亲”中的一个代表,李士菊、张玉兰、李化珍等优秀母亲的感人事迹,让表彰现场的观众们数次为她们的大爱潸然落泪。
优良的家风春风化雨,能影响着几代人的成长。薛志根的家是我市最美家庭美丽花圃中一朵娇艳的花朵。
这个20多人家庭的大家长今年75岁,他叫薛志根,是2014年度“十佳最美家庭”的代表。这一家多年来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开家庭会议,月末总结、年终总结。家庭会内容多、欢乐多,形式不拘一格、开放民主,大人可以主持,小孩也可以主持。大人可以说收入,说工作,说健康,小孩可以说学习,说理想……。年终总结大会,每一个人要把一年的工作生活总结一遍,然后再谈谈来年的计划打算。大人们逐个发言,认真总结成绩和不足,并计划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做得更好。孙子辈们在孝敬老人、尊敬父母、爱学习、爱劳动等方面也表现得很好,都会不同程度地得到奖励。
爱需要付出,更需要传承。“孝心儿女”评选活动中有着更多感人的事例。
“俺们都享闺女的福了,隔几天都给我们买排骨、打好饺子馅拎回来,逢年过节给我们买东西,在她的带动下,儿媳们都孝顺。” 家住九龙镇犁陂村现年85岁的张丰仙老人对养女王多评价道。她说自己都记不清,王多多少次炖好排骨,从城里开车跑50多里回来,把热气腾腾的一份心意孝敬在父母身边。一回到家,她就陪老人聊天,收拾家里、洗衣叠被。
不光养父母称赞她,家住十林镇宋集村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说起儿媳,婆婆赞誉有加:“我每个季节的衣服都是她买的,柜子里衣服都搁满了。去年我腰疼,她得知后立即回来接我进城检查,还给我买了‘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2010年春,公公宋丰团因脑梗住院,王多楼上楼下地跑为他找医生,老人因病导致走路不稳,每次检查,她总是小心地挽着老人的胳膊。老人袜子脏了,王多就烧开水给他洗袜子,每顿饭前,她总是先问老人吃什么,回家做好再拎来。见到王多这样悉心地照顾老人,临床的一个病人羡慕地说:“你这闺女真孝顺。”老人笑道:“你们想不到吧,这是我的儿媳呀。”而王多所做的所有家务,从来没有影响她的工作。到了暑假,她回老家宋集村,一直尽心尽力地照看老人。
77岁的老人宋丰团说:“我这儿媳难挑,有个好儿媳妇,老了就是福。”
正在串门的邻居张风云笑着说,王多真是个好闺女,她对俺们左邻右舍都好,对公婆、侄子侄女们更是好哩没法说,带动了她的弟媳和全家孝老爱亲。
学校领导对王多也评价甚高,说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把孝顺传递给了学生。
此次评选涌现出来了很多感动。刘兰兰、徐珊等,她们的孝心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寻找还在继续
市妇联副主席王洋介绍说:“今天受表彰的事迹都非常感人,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是真、善、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担当、奉献、和谐、温暖!”
据悉,2014年度评选出的“最美家庭”事迹已汇编成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版了,颁奖典礼当天受表彰的事迹将全部刻成光盘,将统一发放至各单位和各级妇女组织,使良好的家风家训得到广泛传播。
“目前,2016年‘最美家庭’‘优秀母亲’‘孝心儿女’的评选已经开始,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扩大宣传,加强教育引导,创新评创方式,弘扬正能量,让更多家庭和个人参与进来,探索设立评选长效机制,使他们的美不仅开花,而且花香满园、硕果盈枝。”市妇联主席陈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