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把脉 力拔“穷根”――市纪委监察局精准扶贫工作掠影

2016-05-26 09:55:27 作者:王崇顺 葛 薇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5月10日,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来到文渠镇蒋庄村,实地调研指导该村精准扶贫工作。他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同时要求,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重点支持养殖业、农业发展,尊重老百姓的意愿,既“输血”又“造血”,让贫困对象既有稳定的收入,又能实现长远发展。

    文渠镇蒋庄村是市纪委监察局精准扶贫联系村。该村为全市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支柱经济产业,村民人均收入偏低。自3月14日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市纪委监察局按照市委工作部署,结合蒋庄村实际,组建驻村工作队,精心谋划,详细制定扶贫工作方案。委局机关59名党员干部分别与蒋庄村59户贫困户结对开展对口精准帮扶。同时,选派效能室副主任袁兵到该村任第一书记,积极推动精准扶贫有效开展。

    蒋庄村三组贫困户吴家斌,是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宋全虎的精准扶贫帮扶对象。老吴的儿子和儿媳都是聋哑人,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老吴和老伴儿身体还算硬朗。为照看在城区上学的两个孙子、一个孙女,老吴和老伴在城区租房居住。得知这一情况,宋全虎积极协调,在城区三里桥附近为老两口找了一份环卫工人的活,再加上老两口闲暇时捡拾废品,这样一个月下来,也能有大概1000多块的收入,保障了基本生活。

    “要不是政府帮助,我3个孙娃上学都没钱……”一提起市纪委对他们一家的帮扶,吴老汉禁不住热泪盈眶。
    村支部书记吴家长对记者说:“前不久,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来到我村,每人都带着一份精准扶贫‘明白卡’,到帮扶对象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结构、收入来源、子女就业等情况,掌握致贫原因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他们交流脱贫致富的想法,鼓励他们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

    2015年9月1日,袁兵到任蒋庄村第一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倾听群众的心声。

    “这个村的主干道基本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群众出行只能靠步行。”袁兵告诉记者,针对这一问题,他积极与市交通局沟通协调,先后对蒋庄村5条共2公里长的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此举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改善出行条件的同时,袁兵带领村组干部走访调研,精确扶贫对象,分析查找致贫原因。按照“农户申请、民主评议、逐级审核、公开公示”的贫困户确定程序,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再筛查、再识别、再精准,经村两委研究、公示,最终精准识别出贫困户59户206人。其中,计划产业扶持40户、社会保障兜底15户、教育补贴3户、技能培训1户。

    贫困户确定了,致贫原因找到了,接下来,就该想办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了。

    袁兵介绍,这个村的贫困户基本都是因病、因残致贫的老贫困户,虽然帮扶多年,但一直没有真正脱贫。针对这一情况,他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大小会议10多次,研究制定脱贫方案。遇到难题,就回市纪委找领导和同事们商量对策,聆听他们的意见建议。最终,针对不同的贫困户,制定了不同“精准”帮扶办法,确保帮扶一户,脱贫一户。

    首先,袁兵发动本村致富能人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社,发挥本村黄沙土质肥沃的优势和种植花生的老传统,他计划动员群众种植优质花生2000亩,打造优质花生基地;动员该村三组群众流转土地20亩,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动员本村养鸡、养猪能手,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采取适当的形式带动贫困户积极参与,共同致富。

    袁兵告诉记者,按照他们制定的扶贫攻坚计划,今年,该村群众将全部用上自来水,电网也将得到升级改造。村小学、村部也将进行修缮,目前正在与市水利局、电业局、教体局等部门深入沟通,商量具体事宜。

    “要把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到精准扶贫全过程,以‘两学一做’促进精准扶贫,以精准扶贫践行‘两学一做’,为精准扶贫增添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强华如是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