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罗岩涛听取《邓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暨产业集聚区概念规划汇报

2016-04-28 16:16:32 作者:王言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4月26日下午,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市长罗岩涛听取《邓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暨产业集聚区概念规划汇报,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市领导殷中玲、贺迎、靳社强等出席会议。

    会上,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梁鑫分别从规划层次与范围、发展目标与战略、四化协调发展与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设施规划等方面详细汇报了《邓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下称《规划》)编制成果;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长、高级工程师张迪昊分别从总体目标、产业布局、整体融合等方面汇报了市产业集聚区概念规划。

    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郑州市规划院、河南省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同济大学交通学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建筑院等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规划的修编和完善进行了交流发言,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意见和建议。

    2013年10月,《规划》工作正式启动;2016年4月1日,《规划》在郑州通过评委会评审,标志着我市城乡发展规划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美好蓝图变成辉煌现实提供了坚实保障。

    会议指出,城乡总体规划事关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是我市城市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绝不能迁就于现状。城市发展需要引领、培养和塑造,规划就是引领城市科学发展、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和指针,要突出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不能任其自由式发展。用显著的特色,鲜明的标签,独特的个性给城市以自我定位,进一步挖掘我市政策性优势,积极围绕建设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和省委确定“南阳副中心城市”,扩大城市承载能力,加强生态水系建设。要立足我市是农业大市、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的优势,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区域性、互补性、协调性发展。发挥我市区位优势,通过三机场、三铁路、四高速路,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周边县市达到互联互通。在建设生态涵养城市基础上,加大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坚决不迁就现状,对一般耕地、城市建设用地和中心城区加强引导性。做好用地规模布局,切实把土地利用转变为谋划、深化、细化的过程,为建设海绵城市,有计划的减少住宅用地,有效降低公共景区用地强度,留出更多的生态用地、水域用地,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做好产业规划,以加强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互动的角度出发,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集聚周边消费能力,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在市产业聚集区,以凯达专用汽车、星光机电、爵士浩业、良机重工等企业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纺织服装产业,也形成了以雪阳集团、圣新源纺织品、申港纺织、永泰棉纺等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以颐宝饮料、阳光油脂、金星啤酒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具备了年产300万吨的食品、饮料加工生产规模。

    就进一步做好产业集聚区概念规划工作,会议强调,产业集聚区的概念规划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把尺”的要求,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区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积极吸收生态发展和产业布局相得益彰的经验,吸收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最大化的合理成分,推动我市产业集聚区上档升级。做到专业规划和总体规划相衔接,进一步挖掘潜力,为产业集聚区留足空间,为发展留出未来,尽量使规划能够满足当前和今后发展建设需要。着力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建设现代化智能物流服务体系,确保标准配送;加快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对接,大力推进产城互动,实现产城融合。为更好的就地吸纳产业工人,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单元性划分住宿、公共活动场地,满足就学、医疗卫生条件。

    市委办、政府办、规划局、住建局、国土局、产业集聚区、卫计委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