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路带来大发展

2016-04-11 09:41:37 作者:刘浩博 郭红钊 高书桃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说得真对,我的‘订单桃’20分钟就能运到城里的超市。”日前,九龙镇陈岗村群众张士信望着眼前盛开桃花的桃林,高兴地告诉记者。

    修路不光给张士信这样的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近几年,到我市参观编外雷锋团展览馆、花洲书院、美丽乡村习营等景点的外地游客,无不为我市四通八达的路网建设点赞。

    “十二五”期间,我市管养6条国省干线公路,全市干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54.56公里,其中一级公路45.3公里;二级公路209.3公里。我市公路通达能力持续增强,公路辐射周边能力大为提升,为我市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的交通保障。

    完善干线路网 助力经济建设

    现代文明社会是一个多元统一的结构体,公路交通是其中重要一环。干线公路宛若中华大地路网体系的“动脉”,是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五年来,我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着力实现与周边省市城市“零对接”的干线公路网。

    我市作为豫西南交通公路的“窗口”,是豫鄂陕三省交界公路要冲。五年来,共完成投资10.7亿元,全市所有干线公路均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其中一级公路45.3公里,二级公路209.3公里。

S335线邓州至渠首段、S231线南阳至邓州段公路改建均达到一级公路标准;G207线镇平至唐鱼池段、S249线内乡界至邓州段等公路改造工程均达到二级公路标准。我市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的提升,使过往司机、旅客,对我市普通干线公路建设水平有目共睹,也透过我市这个“窗口”看到了河南普通干线公路在兄弟省份心目中的地位。 

    3月1日, S239线穰东霍庄至汲滩段公路改造工程开工会现场,市领导熊占玉指出,干线公路网结构改善和提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公路为媒、公路为介,公路建设为我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效益正日益凸显。
    在公路建设中,为确保质量过关、技术过硬,我市公路部门大胆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去年以来,在公路建设施工中采用还填处置地面以下路基隐患的方法来控制中期沉降、采用公路质量立体化控制程序等多项技术来提高施工水平。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600T稳定砂拌和站、购置3000型沥青拌和、沃尔沃ABG8820多功能摊铺机等多套施工设备,提高工程科技含量。

    公路部门在各项工程建设中均建立三级质量检测体系,实行三项负责人制度,试验人员常驻工地,对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工程管理上,明确时间节点和量化目标,由督查组对节点任务进行督查,对项目实行周点评,月小结,季讲评,年总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同时强化质量过程控制,力争把在建项目建成精品工程,近年来,工程合格率均达100%。

   
夯实养护基础 保障道路通达

    公路建设是通达的基础,公路养护是通达的保障。我市公路人始终坚持“科学管理、以养为主”的方针,不断深化养护体制改革。

    邓州公路人道路养护工作,始终把“畅、美、舒、安”作为工作的标准,努力提高干线公路路况水平,提升服务水平。在日常养护中,把工作做细、做好、做实,对在排查中发现的养护隐患和出现的病害及时组织设备、机械、人员入场,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到位;在落实好预防性养护中,对公路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消除影响行车安全的突出隐患,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确保干线公路完好、安全、畅通;在落实科学养护中,根据干线公路的使用年限及公路路况,积极落实好大中修项目工作重点,合理安排大中修工程,使干线公路达到优良路标准;在桥梁养护管理中,对辖区内干线公路桥梁实行局领导包干负责,由所包领导进行逐一排查,对发现的危桥进行加固改造,保障桥梁安全畅通。 

    去年,我市完成公路路肩坡整修(双边)105公里,沙土填补沉陷坑槽7640平方米,G207线邓襄路挖补泥陷面层坑槽37300平方米;东西快速通道、邓孟路、邓内路裂缝处治累计完成183700米;S248线裴营南段路面打标线9.3公里;S335线栽轮廓标272根;疏通排水系统72430米,桥梁维护6530米/118座,涵洞维护15230米/738道,处理水毁冲沟170立方米/36处,补栽百米桩970根,公里碑128块;路面保洁254.56公里,移栽小叶女贞球3546棵,修剪女贞球6721棵,干线公路优良路率86.0%。

    全省去年开展的公路“迎国检”活动,是对我市公路人严格养护标准化、机械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一次实战考验。9月21日,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组莅临我市,检查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对我市所检线路G207线全线道路路况、路面平整度、路面损坏程度等工作进行监测检查。监测后,检查组对我市“十二五”期间普通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

    公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筑路修路为人民,好的制度是保障。

    去年6月,按照省和我市统一部署, 我市通过《邓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经竞岗考试,公路局超限站、路政大队的180人转入交通执法管理所。考试前后,公路人实现了思想上的“整齐划一”。
公路“建养管”一体化改革,是去年我市公路事业上最大的亮点。

    省政府去年出台《河南省普通干线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一体化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我市积极申报,省发改委、财政厅专家对申报资料进行了评审。12月,我市等四县市被省政府确定为省普通干线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一体化改革试点县(市)。

    这项制度的落地,意味着从今年起,我市将建立起人、财、事权和支出责任相统一的普通干线公路建养新体制,推动公路交通由行业责任向政府责任、由部门行为向社会行为的转变。按照与省交通厅签订的年度目标任务,由县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自主审批建设工程项目,大大缩短了从立项到前期工程、预算编制、施工图设计、招标方案、开工报告等审批时间,提高了项目的实施效率,确保年度任务当年完成。

    这对于提升我市干线公路优良率,提高路网平均技术等级,消除现有危桥,完善公路基础设施,增强路容路貌美观,保持干线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和良性持续发展均有重大意义。我市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建立市级部门领导联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到人。

    谈起“十三五”时期我市干线公路建设工作,市公路局局长常吉朝说,我们将围绕新规划的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工作,实现与周边县(市)二级公路联通,提升干线公路低等级道路升级改造,服务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能力。计划完成河南省普通国省道网调整规划调整后邓州境的12条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任务。重点建设好12条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里程为356.977公里,新增占地1.6万亩,总投资39.89亿元。并将通往周边县市的“米”字型公路网列入省一级规划,以大公路格局带动我市社会经济大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