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碧水蓝天 建设绿色家园

2016-04-07 10:59:16 作者:王崇顺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继北京“APEC蓝”“阅兵蓝”、郑州“上合蓝”之后,“邓国蓝”一词配以邓州上空蓝天白云图片,也频频出现在了邓州人的微信朋友圈。

    回顾我市“十二五”生态环保工作,可谓硕果累累,成绩卓著――

    五年来,我市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保持在80―86%,地表水出境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地下集中式饮用水达标率为100%;

    五年来,获国家重点生态转移支付资金8.975亿元,壮大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造血功能;在全市实施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完善了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率和农村水源地集中保护率,改善了农民群众的人居环境;

    五年来,我市环境监测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省市财政先后投入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购置大型设备仪器70余台套,环境监测楼建筑面积由500平方米扩建至1500平方米,监测能力由4大类54项扩大为6大类81项,连续第6次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为我市环境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创建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38个,省级生态市创建扎实推进;

    ……
    “十二五”期间,我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区域空气质量稳定达标,各功能区噪声值均在控制值范围内,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逐年下降,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和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局先后被授予“环境保护责任目标任务完成优秀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全省南水北调工作先进单位”、“中原环保世纪行先进集体”、“六城联创”工作先进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加强环境监管 完成减排任务

    “十二五”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采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大幅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区域环境质量稳定好转。不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落实列入《蓝天工程实施方案》的中联水泥、大唐发电、宝源建材、一鑫纸业、华鑫纸业等5个重点涉气企业脱硝脱硫治理,目前均已完成治理任务并通过环保验收。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控制污染,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准入,严格限制高物耗、高能耗和高污染项目上马,将环评作为新建项目备案、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在项目开发、招商引资、发展产业过程中始终严把环评关,明确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六条 ”红线,2011年以来市环保局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368个。

    此外,加强《河南省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考核工作,督促列入《规划》的5个水污染防治项目完成治理任务,即华鑫、一鑫、锦桥纸业废水治理项目、天衡制药废水治理项目和星光机电电镀废水治理项目。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治理任务并上报省厅等待验收。

    2011至2015年,我市中联水泥、大唐发电、星光公司等16家企业先后通过省环保厅、市环保局清洁化生产审核验收,使节能减排工作更上一层楼。

    大唐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利用“农作物种植―清洁电力―草木灰―改良土壤―农作物种植”的生态循环链,实现了经济效益、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双赢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分别为:6803吨、790吨、890吨、1230吨。2015年相对2010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实际完成分别为:12.6%、14.89%、15%、18.1%,顺利完成了“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

    注重环境宣传 倡导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重在人人参与。我市采取多种举措,积极引导每一位市民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2015年6月5日,我市在古城广场隆重举行第44个世界环境日集中宣传活动,呼吁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尽可能选择绿色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呵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
据了解,在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后,我市都会围绕“践行绿色生活”主题开展集中宣传。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我市共组织社区、学校及企业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30余次,以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方面知识,累计张贴悬挂宣传横幅80余条,摆放环保宣传展板300多块,发放环保宣传材料40000余份,提供环保咨询5000余人次,组织社区、学校、企业领导及环保业务骨干培训20余次。

    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郭涛告诉记者:“通过组织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我市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也在逐年提高。”

    开展环境执法 重拳治理污染

    碧水蓝天需要用心守护,更需要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
2012年,我市修订了《邓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邓州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范了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控制和处置行为。

    “十二五”期间,市环保局共处理群众环保方面来信来访1500余件,处理率100%,办结率100%。2011年开通了“环保12369”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问题,使各类环境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

    五年来,持续开展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两考”(高考、中考)期间环境噪声扰民专项行动、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专项整治、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全面整治危险化学品生产、医疗废物处置等重点企业环境问题。

    2015年,按照省、市环境保护大检查要求,创新监管方式,对全市排污企业进行跟踪监管,实施“网格化”管理,将重点企业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做到环境监管“大监察、真监测、全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领导挂帅、层层履职、责任到人”。活动中,全市共检查企业63家,环境违法企业有25家,其中属于未批先建的10家,未验先投的5家,违法排放污染物的10家。目前这些企业已受到相应处罚或责令停产。

    “十三五”环保工作谋划

    谈到“十三五”环保工作,市环保局局长鲁启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是最大的发展优势、资源优势、竞争优势。“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抓好生态创建和环境保护,创建省级(2016年)、国家级(2018年)生态市,持续改善和提升区域环境质量,通过科学实施蓝天、碧水和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让发展和治理同步,美丽与发展同行,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新邓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