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张楼乡汽车销售产业悄然兴起侧记

2016-03-28 10:00:33 作者:李永先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近年来,地处我市东入口的张楼乡,汽车销售产业悄然兴起,不仅成为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由于汽车销售产业的带动,汽车后产业的维修、装饰以及对餐饮和服务业的拉动,使乡域经济呈现出旺盛的朝气与活力。

    汽车销售悄然兴起

    时间上溯到2010年,人们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现,在七里店邓州至南阳的省道两侧,居然出现了销售汽车的门店。对于一个农业大市的普通老百姓们而言,这个极为陌生的新事物,他们既没有排斥,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只是用一种近乎怀疑的眼神审视和揣测着:销售汽车这个行业是不是玩的有些大了?

    最早进入汽车销售行业的邓州安顺公司负责人刘树静坦言:“初入这个行业,谁心里也没底儿。但世上没有风险的事情几乎没有,风险越大,就意味着回报率越高。”事实上,仅仅两年后,悄然兴起的汽车销售行业就迎来了汽车销售的春天:每一个销售汽车的商家,都在为自己购车者不断上门,但自己没有现货而惋惜。

    如今,从张楼乡的七里店到孙渠,在大约4公里的省道两侧,已经有60余家汽车销售商。譬如永威、安顺、恒宇、威佳、顺达尔和龙驰,10余家已经有了售后服务,公司步入了良性发展之路。仅以安顺为例,2015年就销售五菱、宝骏汽车近千辆,今年1-2月,销售突破200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民众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福祉与实惠,普通民众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价格的下调,也刺激了家用汽车的需求。据统计,近几年,全乡汽车销售额均突破10亿大关。”张楼乡党委书记赵航说。

    乡政府和销售商的两难

    一个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固然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但它更需要政府的规范和引导。就张楼乡的汽车销售而言,虽然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其发展势头和活力已经充分彰显。如今,只要到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就不难发现,是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催生了这一产业的发展现状。

    记者在采访中,无论是乡政府,或者是4S店,直销商和代销商,他们的共性问题是一个字:“难”。

    乡政府难在管理。“这些销售汽车的商家,大多是租房式经营,对乡政府来说,就是一个属地问题。”张楼乡乡长付昌奇说,“工商、税务这些与汽车销售相关的政府职能,乡政府确实鞭长莫及。只有那些正规注册了公司,能够自己开具购车票据的,乡政府才能为其服务。”

    销售商难在资金和场地。顺达尔哈佛专卖的肖经理告诉记者:“每到汽车销售旺季,由于周转资金较慢,每次看到前来购车的客户,店里没有现货,心里那个滋味酸苦酸苦的。”东风风神龙驰的张经理则称:“汽车销售只是第一步,售后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企业的诚信。而有限的场地,无法让售后服务做到销售企业想要达到的效果。”

    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我市如今的汽车销售,从汽车品牌而言,已经基本涵盖了我国自主和合资生产汽车的大部分品牌。大而言之,仅从我市汽车销售,基本可以看出全国汽车销售的概况,什么车畅销,什么车滞销,都可以通过我市汽车销售而一知端倪。

    但在我市汽车火爆销售的背后,两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愈加突出。一是售后服务,随着私家车的增多,一些代售商家,因为汽车质量或各种各样问题,因售后服务缺位引发的纠纷不断发生,这势必会对我市整个汽车销售市场带来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是代销代售,税费流失严重,尤其是在汽车销售增值税方面,税费流失高达70%。

    “从整个销售渠道来看,在我市购车,购车税基本是交到了我市,除了一小部分稍有规模,在我市注册了汽车销售公司,能够自己开具购车的票据之外,多数商家是代销代售,购车增值税流失较大。”张楼乡党委书记赵航说。

    记者手记:作为农业大市,汽车销售是我市新兴的一大产业,每年10亿的销售额,无疑对我市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对这一产业的诚信经营和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无论如何,汽车销售在我市已经起步并彰显活力,它就像小荷才露尖尖角,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关心和呵护,祈愿我市的汽车销售行业,能够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助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