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绕穰原

2016-03-10 10:32:03 作者:李永先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天蓝水清,举目青翠;柳绿花红,抬头闻香。如今,漫步于苍翠浓绿、游园棋布、花开四季的邓州,恰如人在画里,画在景中,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美景。

    “十二五”期间,我市林业系统紧紧围绕“建家园、保安全、兴产业、惠民生”目标,以“两区、三带、四产业、一网络”为布局,以生态防护、保育、涵养为一体,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大力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打造水林田生命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先后实施了长防林、世行贷款林业持续发展项目、退耕还林、日元贷款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146.5万元,完成人工造林15.9万亩,植树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保存率达85%以上。

    ――我市被省绿委授予“河南省国土绿化模范县(市)”,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湍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目前正与昆明林业规划设计院洽谈详细规划事宜。

    ――积极培育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产业,全市发展核桃、寿桃、黄金梨等各类果树面积2万余亩,发展花卉绿化苗木愈1万亩。

家园建设提质增效

    ――2015年我市光荣完成全国“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任务。

    ――我市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160.7公顷,绿化覆盖率36.5%,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995.4公顷,绿地率31.3%,城市公园绿地总面积238.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2平方米。我市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规定标准。

    ――我市共完成造林面积153419亩,其中包括生态廊道建设40233亩,农田建设62856亩,荒山荒地造林19040亩,村镇绿化26698亩。

    ――目前,我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达100%,已有156个单位和小区被评为市级“园林单位”、“园林小区”,27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单位”。

    如今的邓州人,无论是在河畔驻足,在公园游玩,或是在路上行走,映入眼帘的皆是草木葱茏、红花掩映。初春的暖阳里,连空气里都带着醉人的绿意,透过丝绸如缎的嫩绿,穿过层层花红的簇拥,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穰原大地,充满着热情和朝气。

林业改革迸发活力

    ――目前全市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改革任务,全市42.8482万亩集体林地全部进行了产权改革,办理林地宗数8751宗,发放林权证照5926本。

    ――2016年省政府下达我市造林任务11000亩,其中防护林建设项目和国家造林补贴项目6000亩,防护林封山育林项目5000亩。

    ――完成内邓高速补植补造任务。全长39.8公里,涉及桑庄、龙堰、高集、彭桥、陶营五乡镇,两侧造林宽度50米,适宜造林面积5720.2亩。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侧绿化总长度37.4公里,适宜林段32.4公里,涉及九龙、张村、赵集、十林四乡镇,两侧绿化带宽度100米,其中生态林49米,总面积4229亩。

    ――全市已完成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造林8.07万亩,其中水源涵养林1.02万亩,农田防护林2.21万亩,环城防护林0.17万亩,生态廊道3.21万亩,村镇绿化1.46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18.6%。

绿色产业生机盎然

    根据我市自然区域特征、林业建设现状及林业生态建设提升规划,按照以“两区”(山区水源涵养区、平原生态保育区)、“三带”(中线干渠生态走廊带、湍河湿地保育带、环城防护林带)、“四产业”(木材深加工产业、特色经济林苗木花卉产业、森林旅游产业、油用牡丹产业)“一网络”(生态廊道网络)规划设想,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

    ――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全市适宜农田林网面积240万亩,林网造林折合面积12万亩,目前林网控制率在40%左右,控制面积100万亩,造林面积5万亩。

    ――木本油料及特色经济林建设。重点发展以油用牡丹、元宝枫、核桃及桃、梨、石榴为主木本油料及特色经济林,建设规模6万亩。湍河国家湿地公园以生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造林培育为辅,按照每侧50米规划,栽植生态林和经济林,在规划建设期内完成造林1.3万亩。

法治林业扎实推进

    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不断优化林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严格程序,强化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加强采伐证、运输证、林权证、检疫证、木材加工经营许可证等证照办理;开展集中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根据实际需要和阶段特点,依法部署开展集中专项行动,形成强大震慑。

    ――财政共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组织106架次飞机喷药统防统治;加强宣传和日常管理,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多年来无一起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十三五”林业建设总目标:通过实施长防林、中央财政补贴造林、石漠化治理和河南省林业生态提升等工程,新增造林面积18.1万亩,林木覆盖率增长5.3个百分点,达到23.9%。其中,平原区农田防护林网、农林间作控制率95%以上,沟、河、路(铁路、国道、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村道等)、渠绿化率95%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以上;平原村庄林木覆盖率40%以上;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一般平原农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8%以上;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建成能够维系生态安全、城乡宜居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