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注定要在我市经济发展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这五年,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市全力“赶考”,奏响了“聚焦工业”的主旋律,释放出“聚力倍增”的正能量,工业经济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十二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奋勇拼搏,把“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三查三保”工作为抓手,不断强化运行调节,稳步推进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工作,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不断深化,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趋缓总体发展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31亿元,同比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11.1%左右,增速位居全省直管县第四;工业入库税收完成1.8亿元,较同期增长19%。
“十二五”期间,我市三产结构由2011年的30.5∶44.9∶24.6调整为29∶41∶3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2011年增加31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31亿元,较2011年305亿元增长1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5亿元,增速由位居全省直管县2011年的第六位增长到第四,较2011年78亿元增长17亿元;工业入库税收完成1.8亿元,较2011年1.63亿元增长0.17亿元。
推动提质增效
解决企业供需瓶颈
工业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推动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增强发展后劲的“聚合器”。“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推动工业提质增效,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建成投产工业项目73个,完成投资220亿元。2015年我市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40个,其中在建及续建项目31个,拟建项目9个,总投资15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9.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4%。
投资2亿元的圣新源纺织运动帽加工项目投产运行,用工人数达到1800人,形成年产1800万顶运动帽生产能力;投资1.8亿元的天鑫建材技术改造项目部分已建成投产。良机重工大型锻件生产、申港纺织紧密纺等11个项目进展较快,其中,投资2.4亿元的骏丰建材高档家具、投资2亿元的久友面粉等4个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建成投产。拟建重点项目有所突破。2×66万千瓦热电项目初步建议文件已报送省发改委,目前正在做热力规划;星光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已于7月底签订,待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批复后即可开工建设。
2015年7月,我市组织开展了包装物产销对接活动,加强了锦泰纸塑业有限公司、方正纸箱彩印有限公司与我市棉纺、面粉等产品用户供需双方的沟通联系。9月,邀请省工信委产业信息化处、省电商协会相关领导亲临邓州,组织召开了工业企业产销对接暨“豫货通天下”电商对接会议大会,现场共签订达成上下游企业、知名电商与工业企业签约合同10个共1.28亿元,会下签约总金额10.5亿元。通过系列产销对接与电商对接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我市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实力。
开展对口协作
搭建企业融资平台
“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开展对口协作工作,促进了产业合作的快速发展。4月上旬,组织相关企业赴北京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北京顺鑫集团、牛栏山酒厂等企业开展对口协作。4月25日至26日,北京市经信委委员陈志峰带领北京顺鑫控股集团、牛栏山酒厂等重点食品加工企业莅临我市考察,先后参观了阳光油脂、黄志牧业等10余家重点食品加工企业。两地企业就合作领域范围、产业发展需求、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部分企业之间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同时,先后组织参加了上海、北京等承接产业转移对接工作,推动了我市对外合作和招商引资工作。
“12月29日,雪阳坯衫的上市,成为我市唯一取得上市的企业,标志着我市工业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突破。”市工信委主任张才芳告诉记者,“这也是我市搭建融资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大硕果。”
对全市资金需求状况进行了两次专题调研,带领建行、农行等8家银行走访企业70多家。组织大型银企对接活动1场,在银企对接会上,有11家金融机构为26家企业签订了贷款协议,共计16.64亿元。组织召开河南省建行“给力直管、服务直管,走进直管县现场推进会”2场,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石亭峰亲自带队赶赴邓州,与我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接,推介建行产品、普及金融知识,收效显著。今年来我市共组织银企对接活动4次,组织企业融资座谈会3次,向各金融部门和担保公司推荐企业和项目共计92个,贷款需求42.5亿元。2015年各金融机构累计为工业企业贷款38.79亿元,有力地支撑了全市中小企业经济的平稳运行。
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积极组织人才培训
积极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活动,组织专家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专利申报、专利保护等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2015年我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共申请专利8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共研发新产品40种以上,推广四新应用技术25项以上。已申报新荣冠酒业公司的邓花牌和先天下牌、一鑫实业公司的兴杰牌、鑫隆酱业的张光绪珍品共4件商标申报河南省著名商标,“雪阳”“益嘉”“丰奇”3件商标参加河南省著名商标复评。目前,全市企业共注册商标1325件,共研发新产品达30种以上,推广四新应用技术50项以上,预计今年全年工业企业将获得发明专利2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50项以上。
2015年,以省工信委“河南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地市举行公益巡讲”活动为契机,共组织举办公益培训3场320人次。特邀省区域经济专家讲授《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并邀请中原证券专家讲授有关新三板上市的知识,国信证券专家讲授《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中原股权交易条件》。同时,组织雪阳、永泰、益嘉林业等六家优秀企业的负责人参加南阳工信委举办的为期一年的“清华大学优秀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培训活动。组织中国移动、华鑫纸业、锦泰纸塑、黄志牧业等4家优秀企业到北京参加为期一年的北大EMBA总裁班培训。去年10月14日,联合市科协共同举办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能力培训班。
展望“十三五”,张才芳表示,工信委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将坚持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节,破解制约发展瓶颈,围绕提升“两个”实力,打造“两个”环境,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着力抓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企业服务,实现工业经济平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