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务品质 树立行业新风――市农业银行创建“雷锋银行”纪实

2016-03-03 09:22:52 作者:马文涛 宋青盈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近日,记者走进有“雷锋银行”美誉的――农行邓州市支行,感受那里满堂热情洋溢的雷锋精神。在营业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和蔼可亲的雷锋塑像,你尚未走近柜台,“你好”、“欢迎光临”、“您请”……站立笔直的服务员工们迎面过来与你热情地打着招呼。

    该行行长仲大涛告诉记者,自2004年以来,该行将雷锋精神与农行企业文化相融合,数十年如一日地学习雷锋精神、传承雷锋文化,实现了服务与业务同步提升。仅一年多,各项工作逆势上扬,连续24个月排名南阳分行综合第一的业绩,被誉为河南省农行县级支行的“一面旗帜”;2005年8月,被市人武部、“编外雷锋团”命名为“雷锋银行”,成为我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不懈努力创品牌

    “雷锋银行”创建初始追溯到2003年,当时该行连年有亏损,外部形象受损,时任该行行长的刘子军决然带领全行员工数月深入基层第一线走访、调研。发现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与农行服务社会普惠大众的属性是相通的,于是决定 “把雷锋请进农行”,作为撬动各项工作的支点。在此后数十年里,该行始终秉承“不断丰富雷锋精神内涵,永葆‘雷锋银行’光辉”的宗旨,践行着雷锋精神。

    创新服务环境。在硬件建设上,多次装修营业网点,设立了高柜区、低柜区、自助服务区等功能区域,方便不同的客户。高标准打造6S管理标杆网点,在网点增添饮水机、擦鞋机、雨具等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在软件管理上,深入开展网点转型、巩固、提升活动,聘请香港、郑州的专业机构驻点辅导,对服务流程、岗位设置、服务礼仪进行全面优化提升,为客户提供更加温馨、高效的服务。

    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争先创优”、“争创‘六好’党员”、“服务进社区、金融送下乡”等活动,丰富学雷锋形式,不断擦亮“雷锋银行”品牌。2014年11月25日,该行55名员工加入编外雷锋团。

    丰富内涵勇担当

    在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该行不断丰富雷锋精神的内涵,积极主动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去,展示国有商业银行的责任担当。

    该行积极履行服务“三农”、支持小微企业、服务区域重点项目等社会责任,被市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荣誉。截至目前,全行经常服务的个人客户达40万余户、公类客户400余户。在信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10年来累计投放法人贷款30亿元,有力支持了一大批地方重点企业;累计投放个贷20亿元,用于城乡居民住房资金需求,有效推动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

     结合我市“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框架不断拉大的发展态势,增强服务辐射力,扩大金融覆盖面,先后在市中心医院、财富世家小区、文渠乡等地规划设立11家离行式自助银行与金融便利店,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在农村,编制服务“三农”生态图谱,创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设立“惠农通”服务点700余个,积极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使广大农民享受到足不出村的金融服务。

    积极投身社会活动,组织员工开展农运会志愿者服务、为下岗员工捐款、打扫街道卫生、促进邓州卫生城市创建、送金融知识下乡等公益活动,增强了社会公众和客户对农行的理解、认同,形成了农行与社会各界的良性互动。

    以人为本结硕果

    在创建“雷锋银行”过程中,该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成就员工建功立业、提升幸福指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以雷锋精神为灵魂的文化氛围与经营理念。

    在乡镇网点开展“建家行动”,制定了《邓州市支行“职工之家”建设实施方案》,对乡镇网点不断强化“五小”建设,为全部网点配置了微波炉、小冰箱,逐年提高网点员工午餐补助、下乡补助标准,大力改善员工生活品质和工作环境。长年为员工组织健康体检、“五个必访”、“金秋助学”等活动,使员工切实感受到农行大家庭的温暖。努力搭建员工成长平台,着力实施“青年英才”工程、举办主题征文和演讲比赛、开展业务技能比赛等,为员工成长、成才搭建通道和平台。止目前,已有7名大学生走上了机关、网点的管理岗位,成为深化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该行以雷锋精神树立口碑,以优质服务铸就品牌,实现银行文化建设和经营业绩的双提升、双促进。先后被总行授予“服务三农先进集体”、 “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 “雷锋银行”的事迹先后被《中国金融家》、《河南银行业》、《中国城乡金融报》、《南阳日报》以及中国农村金融网、新浪网、大河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一座座奖杯承载的是不懈的努力,一串串荣誉凝结的是辛勤的付出。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学习雷锋精神,继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加快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采访结束,仲大涛激情满怀地说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