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邓州市是地处中原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总结起来,这里有以杏山、湍河等为代表的绮丽多姿的山水文化,有以范仲淹等为代表的绵远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以邓姓等为代表的博大精深的根亲文化,有以曲艺、酿酒等为代表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有以福胜寺塔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还有以编外雷锋团展览馆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真可谓洋洋大观,应有尽有。因此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综合性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从我市的情况来看,人文旅游资源比自然旅游资源更具优势,因此,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切入点,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进而带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思路和方向。
实施红绿旅游开发战略是由我市独特的旅游资源决定的。红绿旅游就是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指的是通过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而组织的旅游活动。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但有习仲勋祖居地,而且还拥有编外雷锋团展览馆等,我们要把红色旅游本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承载的革命精神,进行开发和利用,使旅游者在学习、休闲、消费过程中,感知历史,感受崇高,获得思想提升和审美愉悦。我市的绿色生态旅游就是要紧紧依靠南水北调工程,打造生态化的旅游,比如杏山、邓西湖、湍河湿地公园等都属于绿色生态旅游打造的范畴。
我市有山水资源、自然人文景点、历史文化景点等,旅游资源丰富,要按照“全域景点化,景点全域化”的全域旅游要求来经营旅游,主打花洲书院、邓国春秋园、南水北调渡槽区域、台湾村等旅游景区,把杏山、湍河、邓西湖沿线的旅游资源变成旅游景点,进而变成旅游经济;主打红色旅游景区,把习氏纪念馆,编外雷锋团展馆等线的景点包容进去,把发展全市旅游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旅游业的兴盛必然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一方面旅游业可以直接带动邓州服务业发展,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相关的各个产业。特别是建设一批星级酒店和旅游餐饮服务项目,拉动旅行社、景区景点、住宿餐饮、购物消费、公共交通等行业服务,为周边群众创造再就业机会,提高百姓收入。间接的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市民素质,吸引人才,提升邓州知名度。另一方面是利用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当前,邓州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逐步显现,我们要借助交通优势,积极发展物流、电子商务、专业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