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员素质 增强专业社市场竞争能力――穰原专业合作社培训服务社员情况调查

2016-01-04 09:18:53 作者:许光选  张家本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穰原专业合作是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全国示范专业社,同时还是12部委命名的全国首批示范社和农业部命名的首批农机示范社。近日,我们走进这家专业合作社,对该社培训社员、服务社员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该社实施的培训规划起点高、投入大、层次清

    起点高。专业合作社首先从市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高度着眼开展培训工作。如对1300余户社员分期分批进行的高效益经济林种植技术培训,带动发展的穰原牌晚秋黄梨产业已成为我市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市农广校与该社联合编写印刷的培训教材《晚秋黄梨栽培技术》成为最规范的社员培训教材之一。     目前,该产业已初具规模,晚秋黄梨面积达5000余亩,挂果面积1000余亩,进入盛果期的数百亩。社员王振的示范园,每亩产量已达7000斤左右,亩产值1.5万元以上。这些社员对晚秋黄梨的种管收各环节的管理技术说起来如数家珍,头头是道。因为他们都分期分批得到合作社的全程培训,并且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在专家与社员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社员与商家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与分享。目前该产业已与北京的经销商成功对接,产品样品已进入北京等大中城市,并作为南阳的特色产品被带入香港市场,为我市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开了个好头。

    社员们说,培训工作成为他们了解信息上的“顺风耳”,市场把握上的“千里眼”,产品供应上的“飞毛腿”。科技培训真神奇啊!

    投入大。该社是我市有培训学校(教学楼)的专业社,投资500余万元,一座面积837平方米的农民培训大楼在207国道南侧落成,为该社社员和周边农民培训各种农业技术知识提供了场地。此前的几年间,该社领导集体站高望远,任凭自己私下吃再大的苦作再大的难,也要把社员培训工作先做好。他们在供销社的帮助下,利用某单位的办公楼用于分期分批培训社员,同时把培训班办到乡镇,培训方式由幻灯教学和印发教材相结合,师资构成由市农广校老师、职校社老师和8位农业专家及一线农技农机能手相结合,6年来,办各类培训61场次,各种投资已达700余万元(含培训楼建设)。

    层次清。该社的培训工作,在乡、村有针对性强、区域优势清晰的特点。内容有经济林种植、常规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农机维修与安全等。在合作社领导层的培训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首先是走出去:如理事长赴全省专业社负责人培训班学习,监事长赴北京参加专业培训,党总支书记到省委农办组织的专题辅导班培训,团委书记到南阳市参加学习等。然后是请进来,在以农广校和职教社为核心阵地的基础上,合作社先后邀请了南阳市农业产业化咨询师刘兰祥等老师来社为社员代表授课,然后聘请8位中高级农艺师常年兼职专业社辅导老师为社员上课。这种不同层次和不同内容的培训学习,有了社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更提高了领导层决策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合作社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政策导向性。另外,该社及时与市政府重大决策对接,与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成为政府中心工作的助推力量。如专业社领导积极外出学习考察油用牡丹种植技术,回来后参加了本市穰东镇、裴营乡等乡镇组织的项目培训辅导及宣传会议,配合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二、三个诚心、四个统一、五个更新打造品牌服务

    该社理性规划培训工作与真抓实干的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注册社员发展到1043户,带动社员1200余户,户均参与培训1.3人次,接受培训的社员年户均增收460元,累计年增收95万元,5年为社员带来技术进步收入450万元。为此,合作社也赢得了各种荣誉,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眼下,在全市1051家专业社中除理事会监事会之外,该社是唯一家党团组织健全的专业社。被有关方面誉为“建社诚心、服务精心、社员放心”的三心专业社。

    三个诚心,凝聚人心。一是诚心“立”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施后,该社率先依法注册登记,在供销社以实物形式入股的1万平方米的晒场和相配套的办公场地、农机存放场地上积极开展为农服务工作。并积极争取上级党组织批准,在全市1000余家专业合作社中率先设立了穰原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总支委员会。

    二是专业社诚心“建”社。专业社聘请了8位高中级农艺师、工程师,培养和吸纳了32位农艺、农机能手,带动了近百位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农民技术员,形成了该社的骨干队伍。针对“服务谁,服务啥,咋服务”的问题,在农广校的指导下,深入到社员家中,把服务贯穿到农作物种管收的全过程,在社员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是社员诚心入社。诚心换诚心。由于专业社的服务接地气,聚人心,社员入社积极性空前高涨,专业社吸纳了种植户、农业技术员、林业专家及种子、农药、化肥生产企业等各种类型的社员参与。服务范围拓展到农资采购、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指导、观摩,信息交流及土地托管与流转等方面。市政府先后三次以专题《政务调研》的形式刊发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做法。

    四个统一,服务精心。一是统一技术服务,提高生产水平。二是统一购进农资,降低投入成本。三是统一机耕机收,为社员增收节支。四是统一帮贫扶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其排解种管收难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个更新,社员放心。一是更新服务观念。坚持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对一些残疾人、困难户采取让利服务。二是更新服务方式。把犁耧锄耙式服务更新为知识武装式服务,你听课,长知识,还给你发误工补贴。三是更新服务设备。服务也要与时俱进,从背负式药桶到弥雾机的更新,再到16米宽幅机械化喷雾机的换代,一步步更新设备。四是更新服务项目。专业社运行之初,服务项目仅限于化肥、种子、农药,基本上是供销社一个农资门市部的服务内容,现在已更新为种、管、收、售全程服务,并且接受市政府授权,从2014年“三夏”开始,农机跨区作业交由穰原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实施。五是更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穰原牌晚秋黄梨已获河南省和农业部产地产品双认证,已建成230亩三年树龄示范园,1680亩二年树龄示范园和3500亩一年树龄示范园。

    我们认为穰原专业合作社每前行一步都离不开社员整体素质提高这个核心,而社员素质提高则离不开像农广校、职教社这样的高层次全方位培训教育,这是专业社市场主体竞争能力的形成的关键,是穰原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

分享到: